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让健康flying,让心情free!残障人士朋辈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让健康flying,让心情free!残障人士朋辈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7504009_491282

国务院《“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让更多残疾人有“微信群”“朋友圈”。此次小组活动旨在帮助残疾人提升自我价值感,培养人际交往意识,加强社会参与能力,让他们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

小组活动背景

此次小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帮助残疾人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同时,培养残疾人的人际交往意识,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社会参与的能力,在与人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

小组基本情况

  • 小组名称:“让健康flying,让心情free”残障人士朋辈支持小组
  • 活动对象:X社区残疾居民
  • 参与人数:10人
  • 小组类型:成长小组

小组目标

  1. 挖掘小组成员潜能和优势,调节负面情绪,客观认识自我。
  2. 帮助小组成员提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 结识朋辈群体,发展人际关系。

理论方法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下不仅关注服务对象的问题,还关注服务对象的能力。它将服务对象的更改能力作为服务的核心,并以服务对象本身的能力和优势为基础。优势视角理论认为将残疾人视为有能力改变自身的个体,注重与残疾人之间的合作,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改变的目标和寻找改变的资源。利用优势视角介入残疾人群体能够增强残疾人群体的权能感,提升发现资源及利用资源的能力。而社区作为残疾人的生活场所,依托残疾人所在的社区及社区资源,针对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现实需求,能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满足其多样化需求的助残服务。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强调的支持,不仅仅是对个体单方面的帮助和关心,更强调的是帮助个体挖掘其周边的潜在资源与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网络,促进个体发展。对残疾人而言,主要强调残疾人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自身周边环境的可用资源,较常人来说,残疾人普遍存在情绪低落、心态消极,会出现自我怀疑、自我否认的不合理信念,长此以往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与自我价值的追求。基于存在的问题,残疾人要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积极构建支持网络,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关注,从而使自己重新融入社区,获得再次成长与发展。

小组招募

  1. 直接与小组成员接触并招募小组成员。
  2. 使用横幅,海报,宣传单页等宣传。
  3. 通过微信居民群进行招募。
  4. 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接,招募小组成员。

小组活动计划

第一节:你我来相遇

小组目标:组员和组员、组员和工作者之间相互认识 ,促使组员了解小组主题并共同制定小组契约。

第二节:情绪emoji

小组目标:使组员认识了解到情绪的基本类型以及对于自身的影响,学会合理控制自身情绪。

第三节:和自己做朋友

小组目标:引导组员相互肯定,正视自身优势与潜能,提高自我认同感。

第四节:沟通标兵

小组目标:帮助组员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提升组员沟通表达能力。

第五节:不说再见

小组目标:展望未来,巩固组员小组成果,处理小组离别情绪,回顾小组历程。

总结评估

过程评估

  1. 小组活动中,组员主动发言的次数增加,能积极发表看法,改变自我的需求得到满足。小组活动开始时,组员都是较为沉默的,每次都需要社会工作者通过点名提问的方式,让组员被动发言,随着活动的深入,组员会主动发言。
  2. 组员对自己的认知明显提升。组员的正向情绪增多,改变了对自我价值的看法,组员以前觉得自己没特点、没有优点,认为自己与正常人不一样了,就整天碌碌无为,消极沮丧,虚度光阴。但是在参加完活动之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不再过分沉迷伤痛,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
  3. 组员学习到了快乐生活的经验,着眼于创建美好的未来生活。组员表示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一起分享所学所想,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会享受生活,珍惜现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结果评估

活动结束后,共收回8份调查表,总体活动的满意度为95.78%,根据调查评分及社会工作者对组员的访谈可知,组员对活动还是很满意。有组员们表示,最开始来参加活动是残联专干推荐而来,自己不好意思拒绝才来的,但是来了之后发现在小组中大家有共同点,而且社会工作者会很耐心、很周到地照顾每个人的想法,服务态度非常好。在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带领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让组员明确自我,欣赏与接纳自己,学会保持乐观心态,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就,让我们享受生活,规划未来。还有组员表示,在小组活动中让自己交到了新朋友,让原本无甚交集的大家联系紧密,生活多了一些乐趣。

专业反思

本次活动每单元都有对应的主题与目标,为了让服务对象能够吸收消化每次活动的主题和达成相应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在活动开始及结束都会进行总结,重申主题与目标,加深组员的印象。在活动结束时邀请服务对象进行总结,表达自身感受,及时肯定组员的收获,同时每次活动结束社会工作者复盘整个活动过程,反思活动中的不足,以便后续活动及时更正。这些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改变,但是小组活动的周期有限,社会工作者缺乏对服务对象的持续跟进,不能保证服务对象能持续有效地增强已取得的成就。因此,在小组活动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应该持续跟进服务对象一段时间,对服务对象实行定期回访,可以选择电话回访或者实地回访,关注服务对象的状态,有利于小组成效的持续,消除服务对象负面情绪,促进服务对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

本文原文来自社工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