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米线文化节:昆明鳝鱼米线大揭秘
玉溪米线文化节:昆明鳝鱼米线大揭秘
2025年新春伊始,玉溪市各县(市、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活动,浓浓年味热闹上线,为节日增添了绚丽色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25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玉溪村节暨玉溪米线节”在大营街幸福小镇启幕。米线节期间,游客不仅能够品尝几十种风味的特色帽子米线、玉溪八大碗和非遗名小吃,还能目睹盛大的迎土主民俗巡游和国家级非遗花灯表演。
玉溪米线节,是玉溪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自每年正月初一起,至三月二十二日止,历时81天。它由来已久,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011年,玉溪米线节被世界记录协会认定为“世界历时最长的节日”。2013年11月,玉溪米线节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在玉溪,当地人吃米线有N+1种方式。鳝鱼米线、豆腐米线、杂酱米线、焖肉米线、扒肉米线、小锅米线、肠旺米线、酸汤米线、凉米线……花样之多,令人瞠目结舌。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鳝鱼米线。
鳝鱼米线,顾名思义,是以鳝鱼为主料,搭配米线烹制而成的地方小吃。在玉溪,这道美食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早已成为当地的骄傲。将新鲜的鳝鱼处理干净,切成薄片,用热油与大蒜、花椒等佐料爆炒至金黄酥脆。米线烫软后放入碗中,舀入滚烫的高汤,再将爆炒好的鳝鱼片铺在米线上,淋上特制的麻辣热油。伴随着“嘶嘶”声,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空间,令人食欲大增。脆爽的鳝鱼、软嫩的肉皮,搭配滑糯的米线,一口入魂。吃的时候要加入新鲜的薄荷、韭菜和芫荽,为这道美食增色的同时,也使得口感更加清爽。
在玉溪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卖豆腐米线的小摊贩,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秘方,使得这道美食在当地得以发扬光大。这里所说的豆腐,指的是臭豆腐。煮沸的高汤放入臭豆腐、鲜肉、韭菜、酱油等辅料,汤底再次沸腾时加入米线,让两者完美融合。上桌之前,店家会浇上一勺秘制的杂酱帽子,一碗鲜香四溢的豆腐米线就煮好了。米线洁白如玉,肉沫红润诱人,韭菜翠绿欲滴,有了臭豆腐的加持,让人食欲大增。
凉米线算是玉溪特色小吃里面的NO.1。去玉溪游玩的人,都得吃上一碗凉米线才算真正来过玉溪,尤其是在燥热的夏天。盛好一碗米线,先放入韭菜,盖上一片四指见方、约1厘米厚的豌豆凉粉,放入醋、酱油、芝麻油、花椒油、姜蒜汁等佐料,最后浇上一勺清亮鲜红的油辣椒,若你是肉食动物,还可以加上一勺杂酱,酸辣的米线让人胃口大开。
玉溪的“米线节”又称三春节,俗称豆糠节、灯节,因以米线为主食而得名。“米线节”大约始于元代,自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起,至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止,历时81天,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世界纪录。米线节期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敲锣打鼓,欢庆节日。除了看民俗表演,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吃上一碗地道的玉溪风味米线。商贸街上,聚集了当地声名远播的特色风味米线商家,花样繁多的米线品类丰盈着每个人的味蕾。而“米线节”作为玉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幅鲜活的民俗长卷,生动地展示着玉溪米线文化的历史脉络。
米线,作为玉溪人味蕾上的依赖,更是那一抹乡愁,寄托着人们的情感,承载着这片土地悠久的民俗文化。来到玉溪,记得一定要去“甩”一碗“哇家”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