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血液中心:无人机空中送血,急救新速度!
深圳血液中心:无人机空中送血,急救新速度!
2024年1月的一天,深圳一家医院里,一名脾脏破裂的患者正在手术台上与死神搏斗。此时已是下午4点55分,患者急需输血,但深圳即将迎来下班高峰期,地面交通拥堵不可避免。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条“生命航线”被迅速启动。17时,10个单位的去白悬浮红细胞从深圳市血液中心出库;6分钟后,一架无人机载着救命的血液腾空而起;17时15分,无人机稳稳降落在医院。从血液中心到医院,这段原本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的路程,无人机仅用9分钟就完成了。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深圳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8月试运行以来,深圳血液中心的无人机送血服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无人机共计飞行203架次,运输血液重量总计434公斤。而截至最新数据,总计飞行已达326架次,平均每天飞行4-5趟,运输各类血液重量总计543公斤。
无人机送血不仅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还有效保障了血液的安全性。通过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整个运输过程实现了全程监控,确保血液冷链的安全性。同时,该平台还实现了智能化闭环管控,对所有准入的无人机血液运输公司进行智能管控。
目前,深圳血液中心已开通11条无人机送血航线,覆盖越来越多的医院。以最新开通的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航线为例,飞行用时约15分钟,相比地面运输的90分钟大幅提速。在罗湖区人民医院,血液运输时长更是由60分钟大幅缩减至9分钟。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还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据统计,无人机运输相比传统地面交通,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这对于急救用血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无人机送血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低空空域的管理、协同机制等尚需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和提升运输效率,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无人机送血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深圳市血液中心计划覆盖更多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无人机血液运输。同时,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送血有望成为医疗物流的重要力量,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还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据统计,无人机运输相比传统地面交通,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这对于急救用血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无人机送血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低空空域的管理、协同机制等尚需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和提升运输效率,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无人机送血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深圳市血液中心计划覆盖更多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无人机血液运输。同时,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送血有望成为医疗物流的重要力量,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