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周恩来故居:伟人成长之路揭秘
探访周恩来故居:伟人成长之路揭秘
周恩来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境内,具体地址是镇淮楼西路驸马巷7号,属于周恩来故里景区的一部分。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12岁以前生活过的地方,他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1978年9月,经保护、修缮将故居恢复到周恩来离家去东北时的原貌。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周恩来故居总占地面积1987.4平方米。
建筑布局与特色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故居宅院系清咸丰(1851年—1861年)到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所建的青砖瓦木结构平房,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
东宅院临驸马巷,是周恩来出生的地方,有他童年读书的房间、过继母和乳母的住房,还有少年时用过的厨房、一口水井和一块小菜地。西宅院临局巷,原为周恩来二祖父住房,现辟为周恩来家风图片展、周恩来故居书画苑、桑植情深、周恩来与家乡图片展等展厅。
童年生活与家风传承
周恩来在故居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这里见证了他早期的成长历程。故居内陈列着周恩来童年时期使用过的物品,如书桌、床铺等,还原了他当年的生活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对家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体现了他对家风家规的重视:
- 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
- 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
- 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
- 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
- 不许请客送礼。
- 不许动用公车。
- 凡个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劳,自我服务。
- 生活要艰苦朴素。
- 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 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周恩来故居不仅是周恩来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也是他早期接受教育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周恩来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初的12年,接受了启蒙教育,形成了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故居内的陈设和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周恩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情怀。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周恩来故居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人们在这里缅怀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他的高尚品格,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