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周恩来祖居:揭秘百岁堂的建筑奥秘
打卡周恩来祖居:揭秘百岁堂的建筑奥秘
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劳动路369号,一座古朴庄严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这便是周恩来祖居,俗称“百岁堂”。这座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的建筑,不仅是周恩来少年时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更是他1939年回乡宣传抗日的重要场所。
百岁堂是一座典型的绍兴台门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一样,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台门,作为绍兴传统民居的代表,不仅是居住之所,更凝结着家族的荣耀与历史的沧桑。
百岁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由三进院落组成,每进三间房,两进之间设有天井相隔,天井两侧有小廊对拱。这种布局既保持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建筑模式,又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之气。
走进百岁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色竹丝台门,这是绍兴台门的典型特征。台门内,白墙黛瓦,雕梁画栋,处处透露着明清建筑的典雅与精致。值得一提的是,百岁堂的建筑不仅工艺精湛,更将诗词意境融入其中,如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岑参的《韦员外家花树歌》等诗句,都被巧妙地嵌刻在雕梁画栋之间,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百岁堂不仅是周恩来祖辈集居之所,更见证了这位伟人与绍兴的深厚渊源。1939年3月,周恩来回到故乡绍兴,以百岁堂为据点,开展了为期20天的抗日宣传活动。他先后视察了12个县,发表了20多场演讲,极大地鼓舞了当地人民的抗日斗志。百岁堂内的展厅,至今仍陈列着当年周恩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展览,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周恩来对绍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是绍兴人。这种情感的纽带,源于周氏家族在绍兴的悠久历史。据记载,周氏家族早在唐代就已定居绍兴,周恩来高祖父的居所“诵芬堂”,其名就取自陆机“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的诗句,展现了家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如今的百岁堂,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人们缅怀周恩来总理、了解绍兴历史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座百年建筑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人文情怀。百岁堂,这座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变迁的建筑,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