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癌症研究新突破:表观遗传变异与细菌感染的双重发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癌症研究新突破:表观遗传变异与细菌感染的双重发现

引用
虎嗅网
11
来源
1.
https://m.huxiu.com/article/3838483.html
2.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9633811959e5
3.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6/content_291018.html
4.
https://m.huxiu.com/article/2949389.html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4982
6.
https://geneonline.news/illumina-john-m-picuri-multi-omic-epigenetics/
7.
http://www.yccdc.com.cn/gzdt/gnwdt/11774.html
8.
https://www.bhkaec.org.hk/a/136463-cht
9.
https://m.ebiotrade.com/newsf/2025-1/20250116033227134.htm
10.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d6e828553f4.html
11.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697840981e5.html

2024年,癌症研究领域迎来了一项颠覆性的发现:即使没有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变异也能导致细胞癌变。这一突破性研究由法国科学家完成,并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上,为癌症的发生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表观遗传变异:癌症发生的全新机制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然而,法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表观遗传变异同样可以引发细胞癌变。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的认知,为我们理解癌症的起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发现一类名为Polycomb的表观遗传因子在癌症发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Polycomb蛋白通过介导基因沉默,可以影响基因的活性。即使在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情况下,Polycomb蛋白的可逆损耗也能导致原癌基因异常激活,从而诱发癌症。这一机制表明,肿瘤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失调引发的细胞命运改变而出现。

咽峡炎链球菌:胃癌发生的新型致病菌

在癌症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的研究揭示了咽峡炎链球菌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发现不仅扩展了我们对胃癌致病因素的认识,还可能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研究团队发现,咽峡炎链球菌通过其表面蛋白TMPC与胃上皮细胞受体膜联蛋白A2(ANXA2)的相互作用,在胃黏膜中定植并诱导炎症反应。这种相互作用进一步激活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咽峡炎链球菌与已知的胃癌I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合并感染时,会显著增加胃部癌前病变和肿瘤的风险,显示出两者存在协同促癌的效应。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细菌与癌症:从敌人到盟友

除了作为致病因素,细菌在癌症治疗中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细菌具有天然的肿瘤靶向能力,能够特异性地在肿瘤内部定植。例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经过改造的减毒菌株,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繁殖,同时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效应。

此外,肠道微生物群与癌症治疗效果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特定的肠道菌群组成可以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为优化癌症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展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这些突破性的发现不仅刷新了我们对癌症的认知,更为未来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深入理解表观遗传学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针对表观遗传变异的新型抗癌药物。而针对咽峡炎链球菌等新型致病菌的研究,则可能为胃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尽管这些研究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它们无疑为癌症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十年癌症治疗将迎来更多突破性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