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独特的春节习俗与热闹的年味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独特的春节习俗与热闹的年味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春节习俗——祭拜“四老爷”,人们相信四位财神能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还有大年初一的“抢头鸡水”,谁家鞭炮先响就表示抢到了“头鸡水”,这一年就会更有财源。这些有趣的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祭四老爷:祈求四季平安
“四老爷”是沿河土家人心中的四位财神,他们分别主管春夏秋冬四季。相传很久以前,这四位财神教会了人们种植五谷、驯养六畜、经商做生意,帮助大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为了感恩他们的恩德,土家人每年除夕夜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祭祀仪式通常由土家梯玛(祭司)主持,村民们会准备丰富的供品,包括猪头、鸡、鱼、水果、酒等,摆放在供桌上。梯玛会念诵祭词,祈求四老爷保佑全村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祭祀结束后,村民们会将供品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寓意着将福气和财运带回家。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少峰表示,这些民俗的继承和传播,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至关重要。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春节民俗对于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一些过年民俗活动,大都意在加强参与者对家庭、家族以至于民族和国家的情怀。
抢头鸡水:争抢新年第一桶金
大年初一的清晨,当雄鸡报晓第一声时,沿河土家村寨里便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抢头鸡水”比赛。村民们早早起床,悄悄摸到水井边,用瓢轻轻舀水。舀满水桶后,他们便会大叫:“抢头鸡水啦!”同时点燃鞭炮。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谁家抢到了“头鸡水”,预示着这一年将会有更多的财源滚滚而来。
“抢头鸡水”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民俗活动,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风貌,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集市上的幸福年味
腊八节过后,沿河自治县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在淇滩镇的集市上,赶集的人们络绎不绝,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首独特的市场交响曲。为了确保市场秩序,淇滩镇专门成立了赶集日服务队,维护市场秩序,确保买卖公平、和谐稳定。
集市上,各类商品应有尽有:新鲜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鸡鸭、香喷喷的牛肉粉、热腾腾的荞面馆……让人目不暇接。村民们不仅采购年货,还会品尝美食、欣赏古镇风貌,享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平时我都爱赶黑水、沙子、淇滩等集镇,买点群众种植的农产品,很健康,家人会吃得很安心。借春节之际,我来买点牛肉,土鸡等春节用品。”正在采购山货的肖锋告诉记者。
沿河自治县积极调配各种物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力保障各大商超年货市场、乡镇(街道)集市货源充足、价格平稳、品质过硬、秩序良好,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让大家放心备年货、欢喜迎新年。
送春联:翰墨飘香迎新春
在沿河自治县中界镇水田村,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春联活动正在热烈进行。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横竖撇捺间,不一会儿,一幅幅对仗工整、寓意喜庆的大红春联铺满了现场,周围围满前来观看和领取春联的村民,大家脸上洋溢着喜迎幸福的笑容。
“生意如同春意美,财源更比水源长”“平安如意千日好,人顺家和万事兴”……这些充满美好寓意的春联,不仅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也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共送出春联500余幅。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深入乡村开展义写春联送祝福,为春节增添浓浓节日氛围,也祝愿大家欢欢喜喜过大年。”县老年书画协会会长范进飞说。
这些独特的春节习俗和活动,不仅丰富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节日氛围,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在这个充满欢乐和喜庆的春节里,沿河土家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