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到雅加达:中国高铁司机的双城记
从济南到雅加达:中国高铁司机的双城记
2025年春运期间,国铁济南局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派班室。他熟练地完成酒精检测、核对调度命令等流程,领取手持终端和充电器等备品。这些标准化操作,与他在印尼工作的同事刘亚鹏如出一辙。
智能化设备助力安全驾驶
孔祥配手中的平板电脑行车指导仪,看似普通却内藏玄机。它不仅能汇总提醒从始发到终点的所有位置、时刻、停靠等信息,还能结合春运临时加开的列车、客流分布等情况,利用大数据平台全方位梳理,提前为司机量身定制出乘安全提示。
“每趟车的平板电脑都给我特别专业和细致的规划指导,尤其是进出站的时候,交叉作业比较多,操作复杂,它的提醒能给司机充分研判的时间,让司机的平稳操纵、安全行车又增加一份保障。”孔祥配说道。
严苛的选拔与培训
成为一名高铁司机绝非易事。以孔祥配和刘亚鹏为代表的高铁司机们,都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培训。他们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操守及技术素质,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还要符合相关健康标准。通过系统学习高速铁路概论、牵引供电等知识,并完成模拟驾驶训练,最终才能取得驾驶证。
走出国门的中国速度
与孔祥配不同,刘亚鹏的工作地点远在千里之外的印度尼西亚。作为国铁北京局派驻印尼的高铁司机,他负责雅万高铁的驾驶工作。雅万高铁是东南亚第一条高铁,全长142公里,最高时速350公里,将雅加达至万隆的旅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0分钟。
刘亚鹏的工作环境充满挑战。当地全年湿热,高铁司机的制服都是长袖,以应对蚊虫叮咬。有一次,他的皮肤沾上了一种红黑相间的虫子的体液,伤口溃烂了二十多天才好。除了自然环境的考验,他还需要适应印尼的右侧通行规则,这与国内的左侧通行截然不同。
“印尼的气候条件和线路情况比较复杂。”刘亚鹏说,东南亚气候潮热并且降雨量大,每年有五六个月处于雨季,加上万隆地区地处山区,线路坡度比较大,尤其是从万隆开往雅加达一路下坡,必须控制好速度,“我们一直在不断优化更合理的列车操纵方法,以保证给旅客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感。”
雅万高铁的亮眼成绩单
自2023年10月开通以来,雅万高铁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累计发送旅客579万人次,最高上座率达99.6%。在印尼民众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乘坐雅万高铁,与高速动车组模型合影,在车厢速度显示屏前拍照,在列车窗台上立硬币,成为当地居民乘坐高铁时的热门“打卡”项目。
这条在爪哇岛上日夜飞驰的“钢铁巨龙”,不仅便利了当地民众的出行,更为沿线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雅万高铁将有力带动沿线地区打造“雅万高速铁路经济带”,对深化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从济南到雅加达,从孔祥配到刘亚鹏,中国高铁司机们用严谨的态度和卓越的专业能力,确保每一次旅程的安全与高效。他们既是国内高铁网络的守护者,也是中国高铁技术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展现了中国高铁的实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