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50亿科创基金引领科技创新,打造产学研用新高地
天大50亿科创基金引领科技创新,打造产学研用新高地
2025年伊始,天津大学携手多家科技巨头,共同发起设立规模达50亿元的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基金。这一重磅举措,不仅彰显了天津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雄心壮志,更为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近年来,天津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在电子材料领域,该校马雷教授团队成功攻克石墨烯电子学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石墨烯带隙的打开,为我国在电子元器件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人工智能领域,天津大学与百度等科技巨头深度合作,通过建立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为周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校化工学院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内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前沿化学材料的研发项目,通过共享实验设备和科研数据,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科技成果转化提速
为了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天津大学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天开高教科创园,该校打造了40万平方米以上的创新创业载体,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吸引1500家科技创新企业入驻,汇聚1万名以上青年学子留津干事创业。
同时,天津大学还设立了39只科创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吸引并遴选全国知名风投机构,形成创投基金群。这些基金将与高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为初创科研团队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此外,该校还创新性地推出了“赋权改革+作价入股”的转化模式,目前已完成4项作价入股,合同金额近1000万元。
创新支撑体系完善
天津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亮眼表现,离不开其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目前拥有4个“亿元级”科研项目群,近五年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1项。在人才培养方面,该校获批天津市杰出人才1人、第一批天津市青年科技人才1人,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首次设立的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同时,天津大学还积极搭建与政府、企业、科技园区等深度合作的“握手通道”,通过战略合作、市域产教融合体、现代产业学院、作价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高质量转化应用。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适逢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校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根据规划,该校将在未来五年内孵化30家科技成长型企业,并在十年内培育出10家独角兽企业,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贡献天大力量。
随着50亿元科创基金的设立,天津大学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所百年学府将在科技创新领域创造更多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