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交事故后的刹车自救指南:老司机教你如何应对刹车失灵
上海公交事故后的刹车自救指南:老司机教你如何应对刹车失灵
2021年12月,上海发生了一起因公交车紧急刹车导致乘客受伤的事故。当时,一辆公交车正在正常行驶,突然一名骑电瓶车的女子陆女士不慎撞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隔离固定物,连人带车摔入机动车道内。为避免碰撞,公交车司机杨先生立即采取紧急刹车措施,然而这一紧急刹车却导致乘客方阿婆不幸受伤,其颈部损伤被评定为十级伤残。
事后,方阿婆起诉公交公司,认为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没有保障她的安全,要求赔偿各项损失14.5万余元。然而,法院最终判定,公交车司机在不得已情况下紧急刹车,具有紧迫性和正当性,属于紧急避险,产生的乘客损伤应当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因此,电瓶车主陆女士需支付公交公司13.5万余元。
这起事故不仅凸显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车辆刹车失灵这种极端情况下,如何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是每位驾驶员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不同车型的应急处理方法
自动挡车型
当自动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刹车失灵的情况时,驾驶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手刹进行制动: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应急方法。正确的操作是慢慢拉下手刹,拉紧,松开,拉紧,松开几次,让车辆减速停稳。需要注意的是,拉手刹手柄时,要按下手刹手柄的安全按钮,这样可以在收紧和松开时自由操作手刹手柄,防止收紧时锁死手刹。
利用道路两侧能摩擦轮胎的物体来减速:如果手刹无法解除危险,可以利用道路两侧能摩擦轮胎的物体来减速,慢慢停下来。在道路上行驶时,可以寻找开阔安全的区域,行驶40公里左右,这样可以逐渐减速,降低车速。
利用天然障碍物:如果在下坡等一些危险路段刹车失灵,就无法利用车辆自身的机制来控制车速。为防止危险进一步扩大,驾驶员应果断利用天然障碍物。必要时,可利用泥堆、草堆、道路沟渠、树林、岩石等障碍物将车辆拦在路边,确保车辆停在安全地带。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立即变道至紧急停车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如果遇到刹车失灵的情况,应立即变道至紧急停车道。车辆进入急停车道后,可以通过逐渐降档来降低车速。当车速低于每小时30km时,可以手动停车。
手动挡车型
对于手动挡车型,刹车失灵时的处理方法与自动挡有所不同:
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方向,脱开高速档,同时快速吹一脚空油,将高速档换成低速档。这样发动机就会有很大的牵引阻力,迅速降低车速。此外,手刹应与降档结合使用,但应注意手刹不应过紧或拉得太慢。如果制动盘拉得太紧,很容易“锁死”制动盘,可能会损坏传动部件,失去制动能力。如果拉得太慢,制动盘会磨损和烧蚀,从而失去制动功能。
利用车辆的保险杠、车厢等刚性部件与路边的自然障碍物(岩石、树木或斜坡)摩擦碰撞,达到强行停车逃生的目的,尽可能减少事故损失。在上坡时如遇刹车失灵,应及时降入中低速档,并保持足够的动力行驶至上坡顶部停止。如需在半坡停车,应保持前进低档位,拉紧手刹,随车人员要用石块、垫木等东西及时卡住车轮。如有后溜现象,车尾应面向山坡或安全侧,打开大灯和应急灯,吸引前后车辆的注意。
当车辆下坡时,不能利用车辆本身的机构来控制车速。驾驶员应果断使用自然障碍物,如路边的岩石、树木等,对汽车造成阻力。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形或物体使用,紧急情况下可以将车身一侧移近山坡,通过摩擦增加阻力,逐渐降低速度。
在车辆下长坡或陡坡时,无论有无情况都要踩刹车。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制动性能,还可以在制动器失效时赢得控制车速的时间,也称为预测制动。
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与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刹车失灵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24年6月7日,海口市美兰区美苑路春江壹号小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纯电动轿车在驶出停车场时突然失控,冲向非机动车道正常行驶的电动车和路人,造成一死三伤。小米公司回应称,经配合警方调取车辆后台数据,事故发生时车辆各项状态正常,制动踏板状态正常,加速踏板处于持续下踩状态。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2022年,在国内某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汇集了不少关于国内某传统车企旗下新能源车型的"刹车失灵"投诉。有车主称该车行车过程中发出怪异杂音,并且整车抖动明显,刹车制动踏板无法踩下。还有车主分享案例,称其在驾车上班路途中,看到红灯后提前踩刹车,但车辆刹车失灵根本踩不动。
这些事故暴露出新能源汽车在制动系统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和安全隐患。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刹车制动从机械刹车转为电子刹车。一般而言,新能源电动汽车通过控制制动的全部或者部分模块具有的能量逆向流动功能,使车辆的惯性能量部分回流到储能器中,同时对车辆起到制动的作用。
很多驾驶员在开车遇险时牢记点刹防止车轮抱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只适用于燃油车,并不适用于纯电汽车,因为燃油车和纯电汽车的刹车系统构造是不一样的。燃油车的刹车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碟式刹车,一种是鼓式刹车。一般燃油车刹车系统零件有刹车踏板、真空助力器和刹车片等,这些零件纯电汽车的刹车系统也有。但不同的是,由于纯电汽车没有发动机,无法通过发动机带动真空助力器工作纯电汽车的刹车系统,所以纯电车型必须安装另外两个零件——真空泵和真空储气罐,让驾驶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踩刹车。然而,真空储气罐容量有限,连续点刹可能会造成真空度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刹车失灵。
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单踏板模式也给驾驶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单踏板模式下,电门踏板兼具了刹车与加速的双重功能。抬脚即刹车,下脚即加速。这种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驾驶操作,但也可能导致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出现误操作。
保持冷静与预防维护的重要性
面对刹车失灵这种紧急情况,保持冷静是首要原则。驾驶员需要迅速评估周围环境,选择最安全的应对方案。同时,平时的预防和维护也至关重要。定期检查刹车系统,注意车辆的异常信号,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可以有效降低刹车失灵的风险。
在日常驾驶中,驾驶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安全车距,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刹车,特别是在下坡路段。
- 定期检查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
- 熟悉自己车辆的制动系统特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刹车系统。
刹车失灵是每个驾驶员都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不仅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也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希望每位驾驶员都能从这些真实案例和专业建议中汲取经验,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