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知名演员被罚722万!职场人必知广告法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知名演员被罚722万!职场人必知广告法规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1
来源
1.
https://www.cnr.cn/shanghai/tt/20240428/t20240428_526685014.shtml
2.
http://sh.people.com.cn/n2/2024/0430/c134768-40830892.html
3.
https://www.junhe.com/legal-updates/2547
4.
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53215.html
5.
https://m.biaokezhan.com/flpx/7489.html
6.
https://www.4anet.com/p/5ad19ab6a2874c7a
7.
https://m.qidian.com/ask/qvxurycmixa
8.
https://www.lvshi01.com/zhibodaihuo
9.
http://cmain.org.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93
10.
https://m.biaokezhan.com/flpx/7992.html
11.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17/detail-incpmqpq6258259.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近日,一则“知名演员因虚假广告代言被罚722万元”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给涉事演员敲响了警钟,更提醒广大职场人士: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广告法规,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01

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简单来说,就是在广告中为产品或服务“背书”的人。

《广告法》对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要求:

  • 禁止代言虚假广告:广告代言人不得为虚假广告提供推荐或证明。如果代言的产品或服务存在虚假宣传,代言人将与广告主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 必须使用过代言产品:广告代言人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做推荐、证明。
  • 禁止代言特定商品:如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02

职场人容易忽视的广告法规

在职场中,很多人可能认为自己不是广告代言人,与《广告法》无关。但事实上,任何涉及广告宣传的工作都可能触及法律红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规情形:

  1. 使用绝对化用语:如“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词语,这些都属于法律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

  2. 数据引用不规范:广告中涉及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应当有明确表示出处。引证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并注明出处。

  3. 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根据《广告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常见的虚假广告包括:(1)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2)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3)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4)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5)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4. 违规使用他人名义或形象: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名义或者形象,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

03

违规后果严重,职场人需谨慎

一旦违反《广告法》,相关责任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后果:

  •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暂停发布广告等。如发布虚假广告,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由监管部门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 民事赔偿责任:当广告内容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受害者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及广告代言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 刑事责任:如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虚假广告罪。

04

实用建议:如何规避广告法规风险

  1. 严格审核广告内容:确保所有宣传内容真实可靠,不夸大其词,不使用绝对化用语。

  2. 规范数据引用:广告中涉及数据、统计资料等,必须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明确标注出处。

  3. 谨慎选择代言产品:如果涉及代言,务必亲自体验产品或服务,确保其真实有效,不夸大其词。

  4. 尊重他人权益:使用他人名义或形象前,必须获得合法授权。

  5. 建立合规意识:定期学习《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6. 建立广告审查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广告审查机制,对广告内容进行严格把关。

  7. 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广告内容存在违规嫌疑,应立即停止发布并采取补救措施。

  8. 保留证据:在广告制作和发布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产品检测报告、用户反馈等,以备不时之需。

05

结语

在当今法治社会,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和企业的基本义务。对于职场人来说,了解并遵守广告法规,不仅是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更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体现。让我们以这起722万元罚款的案件为警示,时刻保持法律意识,确保每一项广告宣传都合法合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