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教你正确测体温:从准备到判断全攻略
北京协和医院教你正确测体温:从准备到判断全攻略
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体温是最常见的健康监测手段之一。然而,看似简单的体温测量,却有很多讲究。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的专家指出,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判断身体状况,还能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测量体温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体温测量前的准备
在测量体温前,需要排除一些可能影响体温的因素。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提醒,运动、沐浴、进食后都可能使身体产热增加,导致体温暂时升高。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温度突然升高也会对体温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以下情况下等待30分钟后再进行体温测量:
- 沐浴后
- 饮水或进食后
- 剧烈运动后
- 情绪激动或紧张后
一天中,人体体温也会有所变化。通常,凌晨2至6时体温最低,下午2至8时体温最高,但正常情况下波动幅度不会超过1摄氏度。因此,测量体温时应尽量选择同一时间段,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正确的测量方法
腋窝测量法
腋窝测量是最常用的体温测量方式,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具体步骤如下:
- 准备工作:确保腋窝干燥,如有汗液需先擦干。
- 体温计准备: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摄氏度以下。
- 测量姿势:将体温计紧贴皮肤,夹在腋窝处。
- 测量时间:保持5-6分钟不动。
其他测量方法
除了腋窝测量,还有口腔测量和直肠测量两种方式。口腔测量适用于成人和较大的儿童,将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双唇,测量3-5分钟。直肠测量则主要用于婴幼儿,需要将体温计插入肛门约1.5-2厘米,测量3-5分钟。但直肠测量较为私密,一般不建议在家自行操作。
不同人群的体温标准
正常成年人的体温范围是36.5-37.5摄氏度。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正常体温范围略有差异:
- 儿童:正常体温范围与成人相似,但3个月以内的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体温可能略高。
- 老年人:由于代谢率较低,老年人的正常体温可能略低于成年人。
如何判断是否发热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标准,当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时可视为发烧。发热程度可分为:
- 低热:37.5-38摄氏度
- 中度发热:38.1-39摄氏度
- 高热:39.1-41摄氏度
- 超高热:41摄氏度以上
如果体温达到37.6摄氏度,虽然属于低热范围,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建议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咳嗽等。若仅轻微发热而无明显症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但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热后的初步处理
一旦确认发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大血管经过的部位,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或冷水大面积擦身,以免引起不适。
补充水分:发热会导致水分流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心脏、肾脏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补水应循序渐进,不能一次性摄入过多。
观察症状:记录体温变化,注意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
及时就医: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加重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正确测量体温是判断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记住,当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