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板拖欠工资?速找劳动仲裁委员会!
被老板拖欠工资?速找劳动仲裁委员会!
“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这是许多劳动者在遭遇欠薪时最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一批“根治欠薪”典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参考。其中,上海某餐饮店35名员工讨薪案尤为引人关注。
案例回顾:35名员工讨薪之路
2021年5月,上海市虹口区一家餐饮店突然通知停业并遣散员工。当时,店里共有35名员工未结算工资,其中部分员工尝试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等方式讨薪,但都因企业恶意注销而陷入困境。
原来,为了逃避支付欠薪,企业负责人出具了虚假的《注销清算报告》,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恶意骗取了注销登记。在多方努力下,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介入调查,最终通过督促当地人社部门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帮助35名员工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面对欠薪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那么,具体该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呢?
准备相关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工时记录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事实的证据。
提交仲裁申请: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等待受理通知: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参加庭审: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将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需要出庭参加庭审,进行举证和质证。
调解与裁决:仲裁庭将尝试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依法作出裁决。
维权成功案例
海外务工维权:宫某等11人与某金属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在海外生产项目工作。虽然未与实际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法院依据人格、经济等从属性特征,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保障了海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分期付款维权:王某与某投资公司就拖欠工资约定了分期付款时间,但公司未按约定支付第一期工资。法院认为,虽然后续工资付款期限尚未届满,但公司明确表示不履行付款义务,劳动者可以在后续工资支付期限届满前请求公司支付所有欠付工资。
小微企业欠薪:陈某经营的服饰公司因他人拖欠货款导致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执行法院通过多次调解,促使劳动者与陈某签订执行和解协议,对机器设备采取“活封”方式保障正常经营,动态监管企业账户,以企业盈利支付劳动报酬,通过“活水养鱼”方式化解欠薪纠纷。
结语
劳动者在遇到欠薪问题时,要保持冷静,理性维权。通过合法途径,如劳动仲裁、法院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要遵守劳动法规,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面对欠薪问题,劳动者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欠薪纠纷,让劳动者拿到应得的报酬。同时,这也提醒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