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各区最新GDP排名:徐汇超越浦东,松江唯一负增长,嘉定掉位杨浦垫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各区最新GDP排名:徐汇超越浦东,松江唯一负增长,嘉定掉位杨浦垫底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EIV4CI05525O8Q.html

上海各区2023年GDP排名榜单已揭晓:徐汇区以强劲表现跃居第四,超越浦东新区;松江区成为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区域;嘉定区排名下滑,杨浦区垫底。各区在经济增速和总量上呈现出不同走势,展现出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动态。



对比2022年与2023年的排名,以及近8年的GDP增速发现:

  • 徐汇区成为近8年增长最快的区域
  • 嘉定区排名下滑2位,被徐汇区、静安区超越
  • 松江区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区域
  • 杨浦区增速全市倒数,总量被长宁区超越
  • 青浦区总量超越奉贤区,郊区经济格局迎来大洗牌

徐汇区:上海的增长冠军

徐汇区的GDP排名从2022年的第6名上升到2023年的第4名,排名前进2位,超越了静安区和嘉定区。

徐汇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质”。作为最能代表上海的区域之一,徐汇区北部保留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南部则留下了待开发的空间。区域内拥有众多文化发展名片,深度参与并见证了上海的每一个重大历史进程。

从四大副城时代的徐家汇,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漕河泾,再到滨江CBD时代的徐汇滨江,徐汇区在每个时代都分享到了发展的红利。如今,徐汇区布局了五大功能区,实行全域崛起战略,包括大徐家汇功能区、西岸滨江功能区、漕开发拓展功能区、徐汇中城功能区和华泾门户功能区。

徐汇区南部地区正在建设新轨交23号线、机场联络线、19号线,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海滨江发展主轴与东西发展主轴的黄金交汇点,让徐汇区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虽然浦东新区仍然是引领上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但徐汇区的快速崛起值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临港新片区虽然被统计在浦东新区名下,但其近年来平均增速超过2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嘉定区与松江区:下滑明显

嘉定区排名下滑2位,总量被徐汇区、静安区超越;松江区成为上海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区域。

嘉定区曾经是上海经济的“老二”,总量仅次于浦东新区。然而,近年来嘉定区不断掉位,从老三掉到老四,再到老五、老六,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这与上汽支柱产业的转型密切相关,上汽在安亭关闭了一半的工厂,受新能源转型影响较大。

嘉定区未来的破局点包括:

  • 融入虹桥发展带,让南江桥与虹桥主城共舞
  • 加快北虹之星的落地
  • 夯实嘉定新城远香湖CAZ
  • 加快宝嘉线、嘉定快线的建设
  • 在南翔深耕商办,与桃浦智创城、南大智慧城争抢商务资源

松江区的情况更为严峻。2021年GDP为1782.3亿元,2022年减少到1750.1亿元,2023年进一步下降到1740亿元,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2年的4496.90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4063.01亿元,同比下降17.5%。

松江区的制造业以中低端为主,在全球制造业转移浪潮中受到较大影响。此外,松江区的港澳台企业较多,部分企业的搬离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滑。

面对挑战,松江区提出了多重战略:

  • G60科创走廊:打造全链条企业引育体系,扶持高精尖产业发展
  • 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达到66%,在上海郊区中排名第一
  • “科技影都”战略: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

交通方面,12号线西延伸、松江快线、嘉青松金线的规划,以及松江高铁站的升级,都将为松江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年底即将开通的沪苏湖高铁,将使松江南站更名为上海松江站,成为上海第三大高铁站,通达长三角80%以上的城市。

长宁区与杨浦区:一升一降

长宁区以18.94%的增速位居首位,近8年增速稳居全市前列。2023年GDP达到2286.2亿元,超越杨浦区的2221.05亿元。

长宁区的发展得益于多个因素:

  • 1984年率先建立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大量外资企业
  • 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总部经济园区
  • 数字经济浪潮下,引入拼多多、大众点评等互联网企业

与长宁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浦区。杨浦区曾创造我国民族工业的十三项“第一”,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遭遇重创。2000年财政收入排名倒数第二,此后一直未能恢复元气。

杨浦区的发展困境包括:

  • 工厂关闭后土地开发滞后
  • 东外滩规划延迟,错过引进外企的黄金时期
  • 中原地区用于动迁房建设,新江湾城成为房地产项目
  • 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占比仅为67%

杨浦区正在通过“大学+大厂”模式,引育数字经济企业,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号线和24号线的建设,以及复兴岛的战略预留,为杨浦区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

青浦区与奉贤区:格局之变

青浦区以黑马姿态超越奉贤区。2022年奉贤区GDP为1371.11亿元,领先青浦区36.66亿元。但2023年青浦区以1440.08亿元反超奉贤区的1414.71亿元。

青浦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战略地位
  • 大虹桥和五大新城的多重战略加持
  • 引入华为研发中心等数字企业

然而,青浦区也面临一些挑战:

  • 产业分布不均衡,青浦新城缺乏核心产业
  • 华为研发中心距离青浦新城较远,带动效应有限

为应对这些问题,青浦区规划了新城中央商务区,涵盖住宅、商业商务、教育科研用地等。同时,提出了长三角数字新干线的产业发展战略,依托G50高速走廊,串连起青东、青中、青西三大产业片区。

其他区域展望

  • 闵行区:规划大零号湾开启南闵行工业区转型,北部规划虹桥前湾新功能区
  • 宝山区:增速排名全市第七,正在推进大吴淞+南大智慧城规划,19号线在建

上海各区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潜力。未来,这些区域将如何把握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