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常德石门的美食小吃,(无限连载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常德石门的美食小吃,(无限连载中)

引用
百度
1.
https://tieba.baidu.com/p/1972745588?referer=tieba.baidu.com

石门,这座位于湖南西北部的小城,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一大批令人垂涎的美食。从享有“亚洲第一山羊”美誉的马头山羊,到香甜可口的土家甜酒,再到名声在外的望羊麻花,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石门人的智慧与匠心。


石门马头山羊——享有“亚洲第一山羊” 美誉

石门马头羊是稀罕之物,其肉质细嫩,膻味小,营养价值很高,又是入馔的佳物。马头羊的烹制,自然有炖、煮、烧、炒各法,在石门特色制作中,邓总推荐的是干锅腊制马头羊。待客尝过,必定大呼妙妙,顿时睥睨“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石门的菜肴,有山间溪畔的稀物,有岩缝凹坑的奇异,有农家土舍的珍藏,谈到野生岩蛙火锅、石门鲊肉、火锅腊猪脚、熬缸豆腐等等,指定让你刚饱餐过的,忽又愿意饮宴一餐。你道哪么的?不妨亲为寻访。


土家甜酒——香甜可口 回味悠长

石门土家人有“六月六,新米拍甜酒”的说法。甜酒好吃不好做,首先要将优质糯米反复淘洗,用木甑蒸熟,倒入筲箕置入清水中搅拌,然后起水晾干,将甜酒曲磨碎按比例撒在糯米上,一起装入缸钵中,放进谷仓或密封的柜子中,上面还要放上棉絮或厚布,24小时后,香气扑鼻的甜酒就拍成了。这时,把适中的凉开水和白糖倒入缸钵中,促使甜酒化汁,就可以随时取用了。为了防止甜酒变质,现在,土家人把拍好的甜酒放入冰箱中,可以放上一个星期,吃起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甜酒吃法很多。将甜酒和小汤圆一起煮食,叫“甜酒汤丸”;用煮沸的甜酒冲泡生鸡蛋,叫“甜酒蛋汤”;以少量的甜酒作为老窖和大米一起磨碎,蒸成圆圆的米粑粑,土家人又称之为“发粑粑”,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回味悠长。


石门肥肠

外地客人只要一走进石门县城,就会看到众多以烹制肥肠为招牌菜的餐馆酒家。在石门众多的民间美食中,石门肥肠深受人们喜爱。石门肥肠以肥肠、辣椒、土豆块制作的干锅菜为正宗吃法。土家人喜食的则是用肥肠熏制的腊肠。将腊肠切成丝、与腊肉、腊心肺或腊肚子、干辣子一同炒过吃起来香气四溢,腊香味荡气回肠。因此,石门肥肠成为湘西北乃至省城都知名的一道上等美味佳肴。


望羊麻花

望羊麻花以五五优质面粉为原料,精品菜油等佐料炸制而成。产品呈金黄色,香脆而酥松,色、香、味俱佳,食用者赞不绝口,其名声早已美名在外。产品畅销湖南、湖北、广东、台湾等省市。

说起望羊麻花,外面有许多神秘的传说,说什么传男不传女,夜做日不做。提起老字号“杨自成麻花”,其麻花制作可以上追到其父亲的家公,父亲的家公是开斋馆铺的,招牌叫“王月盛”,杨自成11岁起就学做麻花,既跟家公学,也跟父亲学。家公叫龚世池,对杨自成要求蛮严。特别注意卫生,刀不刮干净,案板不刮干净,都要錾我的丁拐。做出的坯子要漂漂亮亮,老面钵要括得率率利利。由于得王家、龚家两家真传,因此,炸出的麻花色、香、味都与别的麻花不同。

望羊麻花产地在前往壶瓶山途中的望羊桥村,过往的旅游可以停车购买,是馈赠好友的佳品。


土家和渣

和渣制作简单,土家人称“推和渣”。他们先将黄豆泡胀,然后磨成豆浆,再兑水放进锅里,放入切细的韭菜、青菜等菜丝一同煮沸,就制作成了乳白色带绿的“和渣”。打豆腐要滤豆渣,而和渣不用滤渣是和渣而煮。土家人也就称“和渣”为“懒和渣”。

黄豆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做出来的和渣清淡中带有乳香,色味皆具,营养丰富。土家人所食苞谷质粗糙,但和着汤水的和渣,容易下喉入肚。在酷暑,喝下一碗和渣,既解渴又消暑。磨出来的和渣放置几天就变成“酸和渣”了。这又是另一番滋味,入口就酸的人痒酥酥的舒服。在寒冬,将酸和渣放入辣椒、猪油、盐、大蒜等调料,架在柴炉上边熬边吃,比起吃麻辣豆腐、臭豆腐来,那又是一番风味。


土家酢肉

酢肉是石门土家人一道特有的美味佳肴,尤其是在蔬菜淡季时,更是一道款待亲朋远客的时尚菜。对于猪肉在盛夏无法储藏容易变质的难题,土家人发明了酢肉的制作方法。酢肉的制作方法是:先将鲜肉(以肥肉为主)切成片状,拌上食盐和米粉或糯米粉,然后装入可以倒置的陶瓦坛或顺置的明水坛中,边装边压实,以防空气进入导致变质。十天半月左右即可取出炒食。

土家酢肉吃起来肥而不腻,略带酸味,香味绵长可口,回味无穷,既不失鲜肉色味,又增添了特有的酸香,不失为一道地道的土家风味菜肴.


土家酢辣椒

酢辣椒以其独特的工艺,丰富的营养,酸辣可口的风味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系湘西北民间配方,采用湘西高寒山区出产的辛辣型鲜红辣椒、米粉、玉米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调拌均匀,用土坛腌制,然后加入天然优质香辛用植物油炒制而成。它具有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食用时取出加上腌制好的肉片或排骨拌均匀上屉蒸熟即可食用。


土家血饼

土家血饼和土家香肠的灌法、熏烤方法相同,只是肠衣内所灌的原料不同,是土家族的一种独特的美味。

土家血饼的制作方法为:先将糯米、猪血拌上食盐、辣椒粉反复搅和,灌入洗净的猪大肠中,用筷子捣实。土家血饼比土家香肠每根要长、粗大许多,它是每两尺扎成一个结。扎好后先放在锅或甑内蒸熟,冷却后才挂到火塘的横梁上,用柴火熏烤。半个月后,所灌的血肠便可以食用了。因食用时将血肠切成片状,所以土家人习惯称之血饼。血饼既有糯米的香绵,又有猪血的色泽,或煎或蒸,都将米香、血香释放出来,所以,人们食过土家血饼后,都对其香味赞不绝口。



土家酸萝卜

石门土家腌酸萝卜别具特色。

在壶瓶山,只要有人群来往的地方,就会有卖腌酸萝卜的摊子。不管男女老幼,不论文人农夫,都喜欢醮着鲜红的辣子汁吃腌酸萝卜片、酸萝卜梗。腌萝卜泡制的方法很多,一般做法是:先将萝卜从田地中挖来(这样才保证新鲜),然后洗净,切成条状,在太阳下晒干,太阳不能太大也不能晒的太干,稍稍晒干水分为最好,将晒干的萝卜条、食盐和酸辣椒汁一起放入土家特有的土罐里腌上十来天即可食用,吃在嘴中,感觉酸酸的,还有点咸味,但都很适中,嚼在嘴中,又感觉十分的脆,是开胃之上品。但各家自有绝招拒不外传,做得好的酸中有甜,甜中带香,再加上辣椒的辣味,这种味道只能品偿,难以言传。



土家香肠

土家香肠是石门土家族的风味名吃,也是款待贵客的佳肴。杀年猪后,土家人一般都会制作一、二十来斤香肠,以备高朋贵客造访时作为下酒菜。土家香肠的制作很有讲究,首先要选猪坐膀上的上等猪肉外加少量的肥肉,将精肉切成条状,和适量的辣椒粉、食盐、五香粉、橘子皮等佐料拌在一起。然后,用手反复揉搓,使佐料和精、肥肉融为一体。再将揉搓好的生肉灌入已洗好的猪肠衣中,一边灌,一边用筷子往肠子内扎,要将灌进的肉扎得严严实实为止。灌完后,按每尺左右用绳子扎一个结,便于悬挂熏烤。在熏烤前先得将其晾干几天,才悬挂于火塘上的横梁,用柴火、锯木粉、花生壳、橘子皮等物慢慢熏烤。熏烤出来的香肠味道好而成红褐色。

将粗大红褐色的香肠丢进水中煮沸,然后取出切成片,在油锅中一炒,配之青辣椒,端上桌时便有一阵香气袭来。伸筷夹一片放入口中细嚼,便品味出这种香肠中原来既有精、肥猪肉,又掺有干辣椒粉、花椒、橘皮等佐料的美味,食后满口留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