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学了,这些疾病预防知识请查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学了,这些疾病预防知识请查收!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74586

春季天气多变,时寒时暖,尤其近期又寒潮天气,开学后一至两周是校园内出现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高风险期”,也称之为“开学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如何预防?

需重点关注的“开学病”

  1. 新冠肺炎
  • 全年均可发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可通过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
  1. 流行性感冒
  •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发热可持续2-3天。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高发时间为冬春季,潜伏期一般1-3天,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各学段均易感。
  1. 麻疹
  • 传染性很高,首发症状出现3-5天后出现全身斑丘疹,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高峰期是3-5月份;潜伏期6-18天;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7岁以上学龄儿童、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幼儿及成人为易发人群,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1. 诺如病毒肠胃炎
  • 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病程一般为2~3天,冬春季为高发季节;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各学段均易感;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传播。
  1. 食源性疾病
  •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往往在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

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应定时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

  2. 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3. 增强自我防护:注意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均衡;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5. 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帮父母做家务,劳逸结合,提高身体免疫力。

  6. 改善室内环境:室内常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可消毒。

  7. 隔离措施:若儿童发生传染病,应在家隔离,家长不要害怕耽误课程而隐瞒病情,遵从学校传染病休复学管理制度;也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他人。

  8. 学校管理: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教室、宿舍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加强教室、宿舍、厕所、校园环境、食堂环境、餐具、玩具的通风和消毒工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