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全冰川地貌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全冰川地貌知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isedu.top/index.php/archives/266/

冰川地貌是地球表面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严寒,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常年积雪。当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时,地表积雪逐年增厚,最终形成冰川。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形态。本文将详细介绍冰川的形成过程、类型、运动特征以及各种冰川地貌的形成机制。

一、冰川和冰川作用

1. 雪线

雪线是在高山和高纬地区,地表年降雪的积累量和年消融量相等的界线,也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山区的积雪面积和高度随季节变化,冬季积雪区扩大,积雪高度下降;夏季积雪区缩小,积雪高度上升。

雪线的高度主要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低纬度地区的雪线位置较高,高纬度地区的雪线位置较低。降水量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也很大,地球上雪线位置最高的是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

2. 冰川形成过程

积雪变成冰川的过程是先由新雪变成粒雪,再由粒雪变成冰川冰,最后形成冰川。在高纬度和极地区域,由于气候严寒,新雪降落地表后,通过升华再结晶作用,雪花棱角很快消失、变圆,成为粒雪。随雪盖厚度的增加,下部粒雪层受压加大,重结晶作用,致使各晶体相互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块状冰川冰。这个过程速度缓慢,南极中央200余米深处的冰体,已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

在中低纬度高山区,由于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的渗透再冻结作用,加速了粒雪化和成冰作用过程,甚至当年就有成冰作用的条件,形成的冰川冰一般比极地区冰川的密度大、透明度高。

冰川冰是冰晶的聚合体。它在低温条件下,冰晶体相互之间结合十分紧密。当接近熔点时,冰川冰就显得不稳定,呈现冰、水、汽三相并存局面,这是冰川之所以能实现塑性变形的原因。因此,只要一定厚度的冰川冰结合地表或冰面具有适当的坡度,在压力与重力的作用下,冰体就能向雪线以下地区缓慢流动,伸出冰舌,形成冰川。

3. 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温度状况可分为海洋性气候冰川(暖冰川)和大陆性气候冰川(冷冰川)。按冰川的形态、规模和所处的地形条件可分为山岳冰川、大陆冰川、平顶冰川和山麓冰川等类型。

4. 冰川的运动

冰川运动速度比河流水流流速要小得多,一年只前进数十米至数百米。冰川运动速度随季节有变化,一般夏季运动速度要大于年平均流速,冬季则小于年平均速度。冰川运动速度还与冰川冰的补给量和消融量有关。

5. 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冰川的侵蚀方式可分为拔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碎石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石块,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的岩屑叫冰碛物。根据冰碛物在冰川体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表碛、内碛、底碛、侧碛和终碛等类型。

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冰川堆积物。冰川堆积物分选差,大小混杂,砾石磨圆度低。

二、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部分。

1. 冰蚀地貌

冰蚀地貌主要包括冰斗、刃脊和角峰,冰川谷和峡湾,羊背石、冰川磨光面和冰川擦痕等类型。

2. 冰碛地貌

由冰川侵蚀搬运的砂砾堆积形成的地貌,称冰碛地貌。主要有冰碛丘陵、侧碛堤、中碛堤、终碛堤和鼓丘等类型。

3. 冰水堆积地貌

冰水堆积地貌是由冰川融水携带的冰碛物再搬运堆积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冰水扇和外冲平原、冰水湖、冰砾阜阶地、冰砾阜、锅穴和蛇形丘等类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