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剧痛叫“带状疱疹”,如何治好得快?教你3个方法快速治疗
有一种剧痛叫“带状疱疹”,如何治好得快?教你3个方法快速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它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主要表现为单侧躯干或面部的成簇水疱,并伴有剧烈疼痛。本文将详细介绍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疾病。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也就是说,它和水痘都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
小时候得过水痘的人,病毒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潜伏在了他们的脊髓和大脑附近的神经节中,但一直处于非活动状态。
图片来源:123RF
而多年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潜伏的病毒可能会被重新激活,并沿神经通路传播到皮肤,从而导致了带状疱疹。而且,它不只引起皮疹,还往往伴有神经病理性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可以说带状疱疹是水痘的“潜伏进化版”。就像一个小妖精躲在身体的山洞里隐居,修炼成了更厉害的妖怪,终于有一天下山兴风作浪来了。
带状疱疹往往表现为单个条状成簇的水疱(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环绕在躯干的左侧或右侧(但只有一侧),尤其在腰部(肋间神经对应的皮节)高发,还伴有疼痛,所以民间俗称“蛇缠腰”“缠腰火丹”等。有时,皮疹还会长在一只眼睛周围,或颈部、面部的一侧。
除皮疹外,皮肤上的症状还有:
- 疼痛、烧灼感、麻刺感、对触摸敏感;
- 疼痛发生几天后出现红色皮疹;
- 充满液体的水疱破裂并结痂;
- 瘙痒。
疼痛一般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对于某些人来说,疼痛可能非常剧烈。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心脏、肺部或肾脏的问题。也有的带状疱疹患者只有疼痛,而不出现皮疹。此外,有些人还会出现发热、头痛、对光敏感、疲倦等。
图片来源:123RF
带状疱疹本身不会危及生命。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带状疱疹长满一圈,人就会死”,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带状疱疹只会长在身体的半边,不会跨到另外半边去,所以也不会长满一圈。但得了带状疱疹可能会非常痛苦,可能还会引起这些并发症: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于一些患者(多见于高龄、免疫力低下患者)来说,即使水疱消除了,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还会持续很久(长达1年甚至10年都有可能)。这种情况叫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原因是受损的神经纤维从皮肤向大脑发出了错误和放大的疼痛信号,严重时会干扰患者的睡眠、情绪,甚至导致精神障碍和抑郁。
- 视力受损。眼睛内部或周围的带状疱疹会引起疼痛性的眼部感染,导致视力受损。
- 神经系统问题。根据受影响的神经不同,带状疱疹可引起脑炎、面瘫、听力或平衡感觉问题。
- 皮肤感染。如果带状疱疹没有得到正确治疗(比如使用某些不正规的“土方法”),可能会继发细菌性皮肤感染。
哪些人容易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和水痘高度“绑定”,但不是每一个得过水痘的人都会得带状疱疹。
VZV再活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创伤、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发热、高血压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免疫抑制等。
图片来源:123RF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感染的免疫力会下降,所以带状疱疹在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削弱的人中较常见。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的因素包括:
- 年龄大于50岁。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中,每年每1万人中约有29-58人患病,女性终身患病率为3.94%-7.9%,略高于男性2.86%-7.6%。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还会升高。据估计,80岁以上的人中有一半会发生带状疱疹。
- 患有某些削弱免疫系统的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
- 正在接受癌症治疗。放疗或化疗可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可能诱发带状疱疹。
- 使用免疫抑制的药物。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以及用于预防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药物,可能也会增加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而且和水痘一样,带状疱疹患者身上VZV也是会传染的,但传给的是没得过水痘(对水痘没有免疫力)的人,比如直接接触了带状疱疹破掉的水疱,就会被传染。这类人感染后得的不是带状疱疹,而是水痘。
带状疱疹在结痂之前都是有传染性的。所以也提醒大家,带状疱疹患者和从来没得过水痘、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孕妇和新生儿)要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带状疱疹,请及时就医。有下面这些情况更要引起警惕:
- 眼睛附近出现疼痛和皮疹。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感染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眼睛损伤。
- 年龄在60岁以上,因为高龄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 本人或家里有人免疫系统较弱(由于癌症、药物或慢性疾病)。
- 皮疹面积较大,疼痛剧烈。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包括:促进皮损消退、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抗病毒药物
及时进行针对性抗病毒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也就是好得更快)、减少新发皮疹、阻断病毒播散,还可能缩短疱疹相关性疼痛持续时间。建议在发疹后72小时内开始使用,治疗效果更好。
目前常用的系统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和膦甲酸钠。
图片来源:123RF
2. 镇痛治疗
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疼痛的程度及治疗效果,采取逐步加强的阶梯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程度的疼痛,医生可能会选用不同的镇痛药物。
- 轻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
- 中重度疼痛:可使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或选择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等。
研究显示,普瑞巴林联合羟考酮不仅能进一步降低带状疱疹后疼痛的发生率,还可改善患者日常活动与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3. 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严重疼痛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尝试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治疗。
湿敷、炉甘石洗剂等可以帮助缓解一些瘙痒。此外,甲钴胺作为一种神经营养类药物,也有助于缓解神经炎症与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病程一般是2-3周,老年人长一点,大概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可能会留下暂时性的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大多数人只会得一次带状疱疹,但发生两次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现在有两种疫苗都可能有助于预防带状疱疹:水痘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图片来源:123RF
1. 水痘疫苗
不仅能帮助儿童预防水痘,从来没得过水痘的成年人也推荐接种。接种这一个疫苗,能预防两种疾病——降低了得水痘的风险,也就降低了未来得带状疱疹的风险。
2024年4月,康泰生物全资子公司民海生物申报的水痘减毒活疫苗在中国获批上市。根据公开信息,该疫苗适用于12月龄以上健康水痘易感人群,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水痘。
2. 带状疱疹疫苗
目前,全球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两种。
注意,带状疱疹疫苗只能用于预防,并不能治疗已经患病的人。
最后也强调一下,虽然目前所有的疫苗都不能保证“100%预防、接种后绝对不会患病”,但水痘疫苗可以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带状疱疹疫苗可能会缩短疾病的病程、减轻严重程度,并降低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
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 为什么有的人川字纹那么深?
- “烂嘴角”是怎么回事?
- 脸上这3个部位长痘,说明了什么?
……
参考资料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2).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中华皮肤科杂志55(12) : 1033-1040. DOI: 10.35541/cjd.20220608.
[2]Mayo Clinic: Shingles. Retrieved Jun 18, 2024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hingles/symptoms-causes/syc-20353054
[3] CDC: Shingles (Herpes Zoster) . Retrieved Jun 18, 2024 from https://www.cdc.gov/shingles/index.html
[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201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022(003), 161-167.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03.001
[5]蔡国庆、张桂梅都得了这个病!网友心有余悸:太疼了…医生提醒→. Retrieved Jun 18, 2024 from https://m.gmw.cn/2024-06/15/content_1303764092.htm
[6]2023年01月31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发布. Retrieved Jun 18, 2024 from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3480fcad522010caaa2ae745c599dd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