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出手整治高额彩礼,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农业农村部出手整治高额彩礼,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1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2024年,农业农村部大力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有效减轻了群众人情和经济负担。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还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社会服务的扩面提质。
整治行动见成效
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已有43.9万个行政村完成村规民约制修订,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普遍充实移风易俗内容,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倡导性标准、约束性规范。在各地的积极努力下,农民家庭人情负担切实得到减轻。
以江西省全南县为例,该县作为江西省婚俗改革示范县,创新成立“喜事管家”群众组织,提供全流程婚嫁服务。通过“喜事管家”的全程指导,全南县嫁娶费用平均下降2.8万元,结婚流程由原来的13项缩减为5项,群众婚恋嫁娶观念明显转变。
创新举措显智慧
各地在整治行动中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河北省河间市作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探索成立红白理事会联合会,统一降低并规范婚丧嫁娶花费标准。同时,河间市还定期举办“零彩礼、低彩礼”集体婚礼,引领更多青年崇尚婚恋新风尚。
吉林省永吉县则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婚俗改革。在伊勒门村,一部由村干部和村民共同表演的原创情景剧《娶亲》,生动演绎了婚事新办的故事。村里还推选出由乡贤、退休教师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不良现象进行劝导,让婚俗改革理念深入人心。
社会影响深远
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更推动了乡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开始接受婚事新办简办的理念,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村级跟踪观察点建设,切实掌握基层乡风民风变化情况,并将深入推进村规民约制修订,重点细化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组织作用。切实抓好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成果巩固,确保移风易俗力度不减、劲头不松,紧盯农民群众的移风易俗“烦心事”,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