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胰岛素泵:血糖管理的神兵利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胰岛素泵:血糖管理的神兵利器

引用
1
来源
1.
http://health.lnd.com.cn/system/2024/06/19/030470732.shtml

2015年-2017年全国代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2%。胰岛素治疗,特别是胰岛素泵的应用,在糖尿病的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胰岛素泵有哪些优势呢?应用胰岛素泵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呢?

胰岛素泵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注装置实现相对精准的胰岛素输注,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更好地实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胰岛素泵的优势有哪些?

  1. 有效降低血糖、缩短达标时间。
    应用胰岛素泵可以更好地降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糖化血红蛋白,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对于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使青春期激素变化导致的血糖波动更加平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风险;对于手术患者可以缩短术前血糖达标时间,尽快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对于住院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2. 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可以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尤其是严重低血糖事件,缩短低血糖的持续时间。部分胰岛素泵存在低血糖报警功能,低于血糖数可暂停胰岛素输注功能,极大减少了风险。

  3. 减少血糖波动
    胰岛素泵可以通过调整餐前大剂量模式、基础输注量以及分段基础率等,有效改善餐后血糖升高以及黎明现象等原因所致血糖波动。

  4. 减少胰岛素吸收的变异
    多次小剂量的胰岛素持续输注,减少了皮下组织中胰岛素的堆积和变异,减少局部皮下脂肪增生。

  5. 相对减少因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
    胰岛素泵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可以相对地减少因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

  6. 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更好地控制血糖可以降低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蛋白尿的发生风险。

  7. 提高生活质量
    进食、运动的空间更灵活,可以保留多种生活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哪些人群适合应用胰岛素泵呢?

  1. 短期应用人群
    (1) 所有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住院患者;
    (2) 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性血糖升高时;
    (3) 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或者糖尿病患者备孕时;
    (4) 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需要控制血糖时。

  2. 长期应用人群(只适用于有较强的良好控制血糖意愿并具有良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的人)
    (1)1型糖尿病患者
    (2)需要长期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 尿病患者:如血糖波动大者;黎明现象严重者;频发低血糖者;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者;胰腺切除术后者。

哪些人不建议应用胰岛素泵呢?

  1. 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高渗性昏迷急性期;
  3. 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患者;
  4. 对皮下输液管过敏或胶布过敏的糖尿病患者;
  5. 心理上不能接受长期皮下埋置输液管患者;
  6. 患者或家属受培训后无法正确掌握使用方法者;
  7. 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者;
  8. 生活无法自理且无监护人的年幼或年长者;
  9. 没有监测血糖条件者

本文专家:关欣,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责任主治医,副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任辽宁省糖尿病医学营养防治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糖尿病医学营养防治学会妊娠糖尿病分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对于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肾病等各种并发症、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对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不明原因肝损伤、肝硬化等非传染性肝病有较为深入的临床研究。负责肌电图相关检测。

本文原文来自北国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