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心理学视角:如何摆脱自我内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心理学视角:如何摆脱自我内耗?

引用
nature
10
来源
1.
https://www.nature.com/research-intelligence/self-control-and-ego-depletion-in-behavioral-research
2.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elf-regulation/
3.
https://www.counselling-directory.org.uk/articles/finding-the-courage-to-be-your-authentic-self-cbt-perspective
4.
https://jps.ecnu.edu.cn/EN/abstract/abstract11106.shtml
5.
https://td.alljournals.cn/relate_search.aspx?aid=8bd527ffb427dd356a6124f7b5e73962&cid=869b153a4c6b5b85&language=1&pcid=e62459d214fd64a3c8082e4ed1ababed5711027bbbddd35b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lf-control
7.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11-mental-fatigue-loss-brain-areas.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3310
9.
https://cpb.iphy.ac.cn/EN/1674-1056/current.shtml
10.
https://m.iciba.com/self-studies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自我内耗已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心理困境。它不仅影响个人的情绪状态,还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并摆脱自我内耗呢?

01

什么是自我内耗?

自我内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一种心理资源的过度消耗状态。当我们面临持续的压力、过度思虑或内在冲突时,我们的心理能量就会被逐渐消耗。这种状态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动力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02

自我内耗的成因:负面思维与自我控制

自我内耗的产生往往与我们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2]]中的案例显示,Amy之所以感到持续的疲惫和耗竭,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内心的冲突和负面思维。她既想照顾家人,又渴望独立,这种矛盾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焦虑和自责。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为,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当负面思维占据主导时,它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自我内耗。此外,[[3]]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也会加剧内耗状态。在面对学业拖延等问题时,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03

如何摆脱自我内耗?

1. 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

CBT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应对负面思维。通过记录和分析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识别出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和假设。例如,Amy通过日记发现,她总是对自己说"我必须时刻为家人着想",这种绝对化的思维让她感到巨大的压力。

一旦识别出这些负面思维,我们就可以开始挑战它们。CBT鼓励我们用更现实和积极的思维来替代原有的负面思维。比如,Amy学会了告诉自己:"我可以照顾家人,但我也需要时间来关注自己的需求。"

2. 培养心理韧性

[[3]]的研究还强调了心理韧性的重要性。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能够快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通过培养心理韧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减少内耗的发生。

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研究表明,定期进行正念练习可以提高个体的注意力,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也能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

3. 重拾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避免内耗的关键因素。[[3]]的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个体更不容易陷入拖延和焦虑的循环中。因此,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摆脱内耗至关重要。

一个实用的方法是设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当我们设定的目标过于宏大或模糊时,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相反,将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自己正面的反馈,这样可以逐步增强自我控制感。

04

结语

自我内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但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培养心理韧性和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独自应对,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让我们一起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轻装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