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景迈山古茶林: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景迈山古茶林: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

引用
中国科技网
7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8/25/content_219156.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35922
3.
https://yn.chinadaily.com.cn/a/202409/14/WS66e533c3a310a792b3abc417.html
4.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05/31/content_295389.html
5.
http://www.moa.gov.cn/ztzl/2024dnq/202412/t20241216_6467963.htm
6.
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yn/202404/t20240424_952463.htm
7.
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23481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古老茶山,不仅是中国的第57项世界遗产,更成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当时,布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发现野生茶树,便在景迈山定居下来。随后,傣族等民族也相继迁入,共同创造了独特的茶文化。景迈山的先民们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围栽培茶树,探索出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在高大乔木下种茶树的“林下茶”种植技术。这种种植方式不仅保留了茶树的自然生长环境,还通过生物多样性解决了病虫害问题,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法规。2024年,澜沧县委副书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表示,当地不断完善相关法规,修订出台《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确保古茶林科学管养、传统村落风貌管控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景迈山古茶林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2023年,景迈山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总面积达43.6万亩,干毛茶总产量3.44万吨,综合产值高达76.5亿元人民币,茶农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预计到2024年,干毛茶产量将达到3.5万吨,综合产值将超过80亿元。

除了茶产业,旅游业也成为景迈山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4月17日,景迈山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山康节。布朗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通过祭祀茶祖、展示茶艺、表演歌舞等形式,向游客展示了独特的茶文化和生活习俗。节日期间,来自四方的游客不仅品尝到了正宗的普洱茶,还亲身参与到布朗族的庆祝活动中,感受这一古老民族的热情与魅力。

景迈山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里不仅保存了独特的茶树种植技术,更凝结了布朗族、傣族等民族的智慧与文化。作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景迈山古茶林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