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靖康之变中的文物浩劫:从大晟编钟到卤簿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靖康之变中的文物浩劫:从大晟编钟到卤簿钟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6236565_255783
2.
https://news.gmw.cn/2024-12/13/content_37735341.htm
3.
https://www.qidian.com/ask/tamvxmiqbpe
4.
https://zkm-soft.cn/sys-nd/691.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9%E5%AE%8B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79089189790023739
7.
https://zkm-soft.cn/sys-nd/688.html
8.
https://www.danganai.com/sys-nd/687.html
9.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486874
10.
https://www.haijiaoshi.com/archives/11989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政治和文化浩劫。1127年,金兵攻入北宋都城汴梁,不仅俘虏了徽钦二帝,还对北宋皇陵进行了大规模洗劫和破坏。这场浩劫导致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包括汝窑瓷器、大晟编钟、卤簿钟等,不仅是一场政治和军事的灾难,也是一场文化浩劫。

01

文物劫掠:金兵的疯狂掠夺

金兵在攻入汴梁后,对北宋皇室和民间文物进行了大规模掠夺。据史料记载,地宫中的珍宝被掠夺一空,甚至连宋哲宗的遗体也被抛至陵外。这场浩劫中,不仅皇室收藏的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就连民间的文物也未能幸免。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详细记录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文物收藏在战乱中的遭遇。他们夫妇20多年来收集的书画器物,在逃亡途中陆续散失。李清照带着最后的几箱藏品一路南逃,却屡遭劫难。她先是被人举报通敌,不得不捐出一批青铜古器给朝廷,这批文物最终被一个姓李的将军豪夺。在越州,她借住的当地人也偷走了5筐藏品。在逃难岁月中,李清照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收藏的书画器物日益散失,而每次保全它们的努力都失败了。

02

重要文物的流向与现状

靖康之变后,大量珍贵文物被金兵掠走,其中一些重要文物的流向和现状值得关注。

大晟编钟:流散世界各地

大晟编钟是宋徽宗时期的重要宫廷乐器,靖康之变后被金兵掠走。部分编钟被运往燕京后改刻“大和”字样,现存于世界各地博物馆。这些编钟不仅展现了北宋时期的音乐文化,也见证了那段屈辱的历史。

卤簿钟:辽宁省博物馆的珍藏

卤簿钟是北宋皇室的重要礼器,高浮雕纹饰精美,展现了北宋皇帝出行仪仗场景。靖康之变后,这口铜钟也被金兵掠走,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口钟不仅是北宋皇室礼仪制度的实物见证,也是靖康之变后文物散失与保存的重要例证。

其他重要文物

除了大晟编钟和卤簿钟,还有许多重要文物在靖康之变中被掠走。例如,《中兴四将图》这幅绢本设色画作描绘了南宋抗金名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形象,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李纲铭文锏,北宋将领李纲的兵器,上有“靖康元年李纲制”铭文,现收藏于福建博物院。

03

文物流失的文化影响

靖康之变导致的文物大量流失,不仅是北宋皇室的损失,更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这些文物承载着北宋时期的文化成就和艺术价值,它们的流失使得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随之消失。

例如,汝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精美的天青釉色闻名,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因工艺复杂、产量稀少而极为珍贵。靖康之变后,大量汝窑瓷器被金兵掠走,部分可能在混乱中破碎并遗留在地宫深处。这些瓷器的流失,使得后人难以全面了解北宋宫廷瓷器的艺术成就。

04

文物见证的历史记忆

这些文物的流传故事,展现了靖康之变的历史细节和文化意义。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通过研究这些文物的流向和现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靖康之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北宋文化的辉煌成就。

靖康之变后的文物散失,不仅是北宋皇室的损失,更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这些文物承载着北宋时期的文化成就和艺术价值,它们的流失使得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随之消失。然而,这些文物的流传故事,也展现了靖康之变的历史细节和文化意义,让我们得以一窥北宋文化的辉煌成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