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孟頫笔下的趵突泉:一首流传七百年的诗意赞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孟頫笔下的趵突泉:一首流传七百年的诗意赞歌

引用
腾讯
6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0A06OAS00
2.
https://wenhuasd.com/document/1798.html
3.
https://m.tangshui.net/post/show/5b4616bd3c15e5b0424e6a85
4.
https://www.shufabaodian.com/artists/clw1znkv1000bjak12bxw6cwo
5.
http://www.shengjunlong.com.cn/mobile-page/news/html/?s12411704200.html
6.
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6%95%85%E5%AE%AE%E5%8D%9A%E7%89%A9%E9%99%A2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这句流传了七百多年的诗句,不仅镌刻在趵突泉畔的泺源堂前,更深深印在每一位到访者的脑海中。这句诗的作者,正是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赵孟頫。

公元1295年,结束济南三年为官生涯的赵孟頫回到故乡吴兴。当他听闻好友周密诉说思乡之情时,不禁勾起了自己对济南的深深眷恋。于是,他挥毫泼墨,绘就了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并抄录了两首吟咏趵突泉的诗作相赠。其中一首《趵突泉》诗,以其精妙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

01

泉水涌动,诗意盎然

赵孟頫的《趵突泉》诗,开篇即以“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点明主题。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趵突泉的奇特景观,更以“白玉壶”这一意象,赋予泉水以高贵、纯净的品质。泉水从平地涌出,如同白玉壶中倾泻而出的琼浆,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这两句诗则展现了赵孟頫对趵突泉的深刻理解。他将泉水的涌动与天地元气相联系,认为泉水的持续涌流是大地生命力的象征。即使在干旱之年,趵突泉也从未干涸,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泉水生命力的最好证明。

02

山水相依,意境深远

赵孟頫的诗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在于其对泉水本身的描绘,更在于他将趵突泉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下。诗中“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两句,巧妙地将趵突泉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云雾润蒸华不注”中的“华不注”,指的是济南东北部的华山。赵孟頫通过“云雾润蒸”这一意象,展现了泉水蒸发形成的水汽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云雾,仿佛为华山披上了一层轻纱。这种景象不仅体现了泉水的丰沛,更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波涛声震大明湖”则进一步扩大了诗的意境。趵突泉虽然位于地下,但其涌水量之大,竟然能影响到数里之外的大明湖。这种夸张的描写,既展现了泉水的气势,也体现了赵孟頫对济南地理环境的深刻理解。

03

文化传承,影响深远

赵孟頫的《趵突泉》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更成为了趵突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这首诗问世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吟咏趵突泉的诗篇。但赵孟頫的这首诗,始终被奉为经典,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曾评价赵孟頫的这首诗:“趵突泉诗,古今擅绝,赵子昂此作,真足压倒群贤。”清代学者王士祯更是将其列为“济南二十八景诗”之首。这种地位的获得,不仅因为赵孟頫的艺术才华,更因为他对趵突泉独特景观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

04

诗意与现实的交融

赵孟頫笔下的趵突泉,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他将泉水、华山、大明湖等元素巧妙融合,创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济南。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不仅展现了赵孟頫的才华,更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理解济南、理解趵突泉的独特视角。

今天,当我们站在趵突泉畔,看着泉水喷涌而出,仿佛还能听到赵孟頫的诗句在耳边回响。这不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致敬,更是对济南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的礼赞。赵孟頫的《趵突泉》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永远镌刻在济南的历史长河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