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宝藏》:走进西安碑林,用不朽青石稳固文脉之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宝藏》:走进西安碑林,用不朽青石稳固文脉之魂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873012_121647745

科技让时代充满了活力,科技同样会令历史充满生机,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厚重的历史不能被遗忘,传统文化的底蕴是时代前进的奠基石。

随着文化节目的推陈出新,《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又掀起了一阵“国宝潮”,让国宝活起来是该节目的主旨,而在各种高科技的加持下,这一节目自开播后便获得了大众的高度评价。《国家宝藏》节目立意新奇,选题严肃,让各种国宝真正走入了人们的心中。

用石头书写的历史,永不褪色

说到华夏文明,西安是一个绕不过的城市,在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瑰宝,真可谓遍地是历史。在《国家宝藏》第三季中,有着930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带我们走进了汉字的世界。

在《国家宝藏》第三季中,节目组再创新高,把九座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搬上大荧幕,包括紫禁城,苏州古典园林,西藏布达拉宫和安阳殷墟等等。在文化气息浓厚的西安碑林,一步一孔庙,一步一碑林,一步一府学,节目组特邀国宝守护人和博物馆讲解员一起走进古老的建筑,一起见证令人叹为观止的碑林。

在《国家宝藏》中,节目组把《石台孝经》碑当作开篇,而它上面镌刻的《孝经》是唯一一部有唐代皇帝御注的经书,其历史意义十分深远,而节目组就为我们讲述了这块石碑的前世今生。

在《国家宝藏》这档节目中,每期节目都有邀请几位公众人物当国宝的守护人,而演员王乃文就是国宝《石台孝经》的守护人。在《国家宝藏》中我们将跟随演员王乃文的目光去欣赏这块历久不衰的石碑,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

在儒学盛行的唐朝,唐玄宗尤其重视《孝经》,“孝”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也包括臣子对皇帝的忠诚,于是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注。除此之外,唐玄宗在先前的注释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亲自用八分隶书来书写,最后刻在石碑上,有了唐玄宗与唐肃宗的亲笔,《石台孝经》更具历史价值。

跟随节目组的高清镜头,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石台孝经》上的字为一铺纸一排墨,这与唐代的字体排版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石台孝经》不仅是一块可以洞悉历史的石碑,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唐代印刷的特色。

在《国家宝藏》中,为了解释《石台孝经》的由来,节目组还特别邀请了西安博物馆的解说员白雪松,当这个青年解说员慷慨激昂的为观众解说《石台孝经》这块国宝的细枝末节的时候,他那种为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令我们感动。

白雪松不仅是一名解说员,他还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主播,当他通过直播的形式把西安碑林的历史传播开来,他成了新时代的最佳国宝代言人。这也就是《国家宝藏》节目组选择邀请他来担当《石台孝经》解说的重要原因,他对石碑的热爱之情彰显着当代青年人的崇高志向,历史不会被年轻一代遗忘。

《石台孝经》身世跌宕起伏,它曾经历过动荡年代,最终才正式定居于西安。为了演示《石台孝经》这块石碑的曲折经历,《国家宝藏》特意安排了一段情景剧,他们将其称为“前世传奇”环节。在每期节目中都会出现情景再现来生动演绎真实的历史,《石台孝经》跌宕的历史故事也被搬上了舞台,王乃文与专业舞台剧演员一同将我们带回了那段历史。

为了重现历史故事,节目组搭建了逼真的舞台,准备了讲究的服化道,再运用CG技术与相关特效,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历史小故事。这就是《国家宝藏》的创新之处,与其一本正经地讲历史,倒不如创新讲历史的方式,将观众能够沉浸其中。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组对这些舞台故事进行了戏剧设计,随着剧情的演变而转换音乐,其中还会加入一些小插曲,时不时的令观众捧腹大笑。

《石台孝经》是极具唐代风格的碑石,无论从其整体构造,还是从某些细节雕刻,石碑的整体构图就给人一种威严与活泼并存的感觉,这是盛唐的艺术特色。

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石台孝经》的某些特色,比如节目通过俯拍镜头,将碑石的顶部全程拍摄下来,再经过解说员的详细解说,我们才真正了解到唐玄宗对《石台孝经》的真正用心,一切的答案都可以通过《国家宝藏》这个节目去获取。

在林徽因与梁思成先生设计中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候就有参考《石台孝经》的风格,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二者之间的异同,节目组通过画面对比《石台孝经》与中华人民英雄纪念碑,令人叹为观止,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仍旧在影响着新时代。

一碑成林,千古流传

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些细节,譬如在讲到西安碑林的时候,那些国宝守护人的名字都是用颜体来书写的,行云流畅的字体令人眼前一亮。文字是文明的传承,汉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西安碑林相当于中国最古老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1087方碑石,每一方碑石上写满了古人的智慧,书写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就是国之宝藏。

在2013年的时候,一位网友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无意中发现了“朕略萌”这三个有趣的字,这三字正是出自唐玄宗之手,在当年引起了一阵热议。这就是《石台孝经》存在的意义,就像解说员白雪松说的那样,他每一次走进西安石碑林,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而用石头书写的历史,永不褪色。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除了有唐玄宗亲笔作注的《石台孝经》以外,还有数不清的石碑瑰宝。通过《国家宝藏》这个节目,人们了解到,原来在西安碑林,石碑也是有等级秩序的,像乾隆等皇帝的字迹只能放在室外,因为室内放满了各位书法大家的习作。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第一展厅,里面摆放着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唐代教科书《开成石经》,还有李斯给秦始皇歌功颂德的峄山碑等等。

说到中国书法大家,不得不提到颜真卿。在《国家宝藏》第三季中,节目组特意将《石台孝经》《昭陵六骏》《颜氏家庙碑》放在一起,在这期节目中,人们不仅可以领略盛唐气象,还体会到了颜氏家族的忠烈风骨。

为了更好地展现颜氏家族的故事,《国家宝藏》节目组特意邀请了著名演员许还山来饰演颜真卿。年过八十的许还山不仅是一名实力演员,将历史中的颜真卿演绎得入木三分,他还是颜体的忠实爱好者。许还山在节目中说道自己从小就开始练习颜真卿的字体,对其有着别样的情怀。

天下人皆知颜真卿是一代书法大家,创办了“颜体”,影响了很多后人,但很少有人知道,颜氏家族是满门忠烈,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宁死不屈。通过《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故事环节,人们不仅可以了解《颜氏家庙碑》的历史故事,还可以得知“中华精品字库工程”的存在及其意义。

碑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信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争座位帖》等颜真卿碑石陆续迁入西安碑林,它们被称为颜书七碑。通过这些碑石,人们领略到了颜体的美感,也从中了解到颜氏家族的故事。

在安禄山造反的时候,颜氏子孙面对凶残的敌人选择宁死不屈,在《国家宝藏》节目中,人们真切感受到了颜氏家族的悲惨命运,后来年迈的颜真卿将这些往事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才有了今日的颜书七碑。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有限的生命如何去传承无限的知识呢?石碑成了最重要的载体。西安碑林历经时代的沧桑,仍旧在向人们展示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这就是碑石的历史作用。

在看《国家宝藏》的时候,有人会被传统文物的精美所震惊,有人会被国宝背后的故事而潸然泪下,而更多的人是通过这个节目真正的爱上了传统文化。宝藏是一国之宝,它们的存在彰显着大国风范,在这些文物身上,人们不由自主地会生出民族自豪感,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敬佩感。

迄今为止,《国家宝藏》一共推出了三季,从情景剧、史实解说、歌舞及讲座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搬上大荧幕,让国宝真正的“活”了过来,中华文明从未断绝,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我们都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感到自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