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遭遇排片困境:一部重工业电影的春节档突围战
《蛟龙行动》遭遇排片困境:一部重工业电影的春节档突围战
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再次迎来票房高潮。截至1月31日11时55分,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已突破40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3亿元的票房遥遥领先。然而,在这场票房盛宴中,备受期待的《蛟龙行动》却遭遇了严重的排片困境,其排片占比仅为6.7%,黄金场次占比更低至4.2%。
排片困境:宣发不足与档期选择之殇
《蛟龙行动》的排片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片方在宣发策略上的失误。作为一部投资高达10亿元的超级大片,片方将大部分预算投入制作,而宣发预算相对有限。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这种策略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影片的点映策略也引发争议。有观众反映,影片中唯一的女主蒋璐霞戏份过少,甚至在电影进行一个半小时后才出现,最后拍的内容还被删减到不足五分钟。这种做法不仅引发观众不满,也让人质疑片方是否存在欺骗观众之嫌。
此外,选择在春节档上映也被认为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春节档以合家欢为主,而《蛟龙行动》这类军事题材电影更适合放在国庆档。有观众指出,如果放在国庆档,这部电影的赢面会更大,因为这个档期不仅竞争对手少,观众也更倾向于观看具有爱国意义的电影。
制作精良:中国首部潜艇电影的艰难探索
尽管排片不理想,但《蛟龙行动》的制作水准却获得了广泛认可。为了打造这部中国首部潜艇电影,片方不惜重金打造出1:1的“龙鲸号”潜艇,每艘潜艇的造价高达8000万元,共制作了四艘。导演林超贤表示:“每一个大国都要有自己的潜艇电影,我们中国也要拍自己的潜艇故事,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影片的拍摄过程异常艰苦。导演林超贤在零下十度的天气中坚持水下拍摄长达二十天,女演员蒋璐霞甚至在生理期也坚持在冰冷的水底拍摄,一度因憋气训练而昏迷。演员们为了完成水下战场动作,都接受了严格的潜水训练,有的演员甚至拔掉呼吸阀、脱掉面镜进行拍摄。
然而,影片的剧情却引发了不少争议。有观众认为,电影存在“假大空”的问题,文戏拖沓,节奏把握失调。特别是影片中一段关键剧情,主角团在紧张时刻突然吹起口琴唱歌,被指过于突兀。此外,影片中将机器狗设定为敌方美军的秘密武器,也被军事迷质疑不符合现实,因为中国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机器狗的量产。
行业启示:重工业电影与中国电影的未来
《蛟龙行动》的遭遇引发了对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思考。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指出,中国电影需要更多“超级大片”,不能仅仅依靠小品式喜剧电影。他认为,虽然这类同质化严重的作品能快速获得票房,但很快会消耗观众对电影的耐心和热情。
于冬强调,电影市场下滑并非市场饱和所致,而是创作者未能找到吸引市场关注的优质作品。“市场在哪里,观众就在哪里。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这一部分观众,足以拍很多同类型题材的作品。”
《蛟龙行动》的困境也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2024年,中国内地年票房为420亿元,同比减少了近130亿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像《蛟龙行动》这样的重工业电影更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正如一位观众所说:“只有重工业电影,才能救中国电影。”
结语
《蛟龙行动》的遭遇令人惋惜,但其展现出的中国电影工业实力不容忽视。这部影片不仅是中国首部潜艇电影,更是一部展现中国海军实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佳作。虽然其在春节档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它为中国电影工业积累的经验和启示,将为未来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