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棍入选非遗,法国面包节热度再起!
法棍入选非遗,法国面包节热度再起!
2022年11月,一根普通的面包——法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消息不仅让法国人欢欣鼓舞,也让全世界再次聚焦于这种源自法国的长条形面包。
一根面包的传奇
法棍的完整名称是法式长棍面包,因为形状呈长条形,像一根棍子,就被称作了法棍。这种面包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据说是在维也纳的面包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法棍被认为是一种“奢侈产品”,工人阶级吃的是粗粮面包,因为更易于保存。后来,法棍的消费也慢慢变得普及。
法棍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根据法国1993年的面包法令,法棍的制作只能使用小麦粉、盐、酵母和水,不允许添加任何其他成分。最传统的法棍,需要提前打面,完成之后冷藏发酵约20个小时,第二天早晨再进行分割、制作和烘烤。在烘烤过程中,特殊的Deck烤炉需要注入水蒸汽,使得面包外皮在被加热充分之前就已经开始膨胀,最后形成一个又轻又有空气感的面包。
法棍的日常与非凡
在法国,不论普通小店还是高档餐厅,不论家庭烹饪还是米其林佳肴,都能看到法棍的身影。法国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就像我们的米饭、馒头一样。据统计,法国每年要卖出超过60亿根法棍,每天约有1200万人走进面包店购买新鲜的法棍。
法棍的食用方式多种多样。最传统的方式是原味食用,也可以涂抹黄油或果酱。在早餐时,法国人喜欢将法棍切片,然后蘸上咖啡或热巧克力食用。此外,法棍还可以制作成各种三明治和开放式面包片,甚至可以作为甜点的基底。
面包节里的文化盛宴
每年5月,法国都会举办盛大的面包节(La Fête du Pain),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巴黎圣母院前广场举行的活动。面包节不仅是面包爱好者的天堂,更是一场展现法国面包文化的盛会。
在面包节上,来自全法国的顶级面包师会展示他们的精湛技艺。现场不仅有各种形状、口味的法棍供人们品尝,还有面包制作工艺的现场教学。面包师们会向参观者展示如何揉面、发酵、切割和烘烤,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法棍制作的每一个细节。
除了展示和教学,面包节上还会举行激烈的烘焙大赛。参赛的面包师们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制作出最具创意、最美味的法棍。评委们会从外观、口感、创新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优胜者。
从法国到世界
2024年,法国面包节时隔三年再次在北京举办,15家知名法国企业以及北京多家法式面包房在活动中亮相,为市民带来一场浓香的法式烘焙盛宴。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致辞说,面包节的举办表明法中之间的文化联系正日益加强,而美食是文化最好的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的法国面包节上,中国的传统美食——馒头也惊艳亮相。在巴黎圣母院的会场,精致小巧的馒头英文名叫"MANTAO",还附有好多英文解释。这些小馒头以其特有的形状和口感,瞬间吸引了众多法国民众的目光。
法棍面包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它见证了法国的历史变迁,融入了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法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今,这根普通的面包已经走出了法国,走向了世界,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