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频发空难背后的技术黑幕揭秘
波音737频发空难背后的技术黑幕揭秘
近期韩国济州航空客机发生的严重空难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波音737系列飞机安全性的质疑。这款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机,为何频频出现致命事故?从技术角度看,波音737的设计缺陷、MCAS系统的误判以及缺乏系统警告等问题被指为主要原因。这些技术硬伤是否是导致空难频发的根本原因?
波音737 MAX的技术缺陷
波音737 MAX系列飞机是波音公司为应对欧洲制造商空中客车的节油新机型而推出的升级版。然而,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机型却暴露出一系列严重的安全问题。
MCAS系统设计缺陷
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是波音737 MAX系列客机的关键安全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飞机出现失速风险时自动调整机头朝下,以防止失速。然而,这一系统的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子航空一架波音737-8客机在从雅加达飞往邦加勿里洞省首府槟港途中坠海,机上189人全部遇难。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客机失事,机上157人全部遇难。这两起空难都与MCAS系统有关。
调查发现,MCAS系统在设计和认证方面存在缺陷,未充分考虑该系统异常导致客机失去控制的可能性。此外,缺乏MCAS详细使用手册以及对飞行员的相关培训,增加了机组人员在正确应对自动防失速系统异常上的困难。
传感器故障
除了软件系统的问题,波音737 MAX还存在硬件方面的缺陷。例如,在狮航610号班机事故中,飞机在最后4次飞行时,飞机仪表已经发生故障,其中一次影响了攻角传感器和空速指示器的操作,失事航班出现了其中一个攻角传感器输入读数错误。
波音公司的管理问题
技术问题的背后,是波音公司内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
质量控制松懈
近年来,波音公司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新波音737 Max客机首次飞行时,自动化稳定系统似乎出了故障,导致飞行员在起飞后不久紧急迫降。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总飞行时间只有八个小时的737 Max客机被迫暂时停飞,直到机械师解决了机舱火警探测系统的问题。去年11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刚交付使用的737 Max的发动机在1.1万米高空发生故障。
航空安全专家乔·雅各布森表示,“很多部位似乎当初就有组装上的问题。”他指出,“关键问题是,到处都走捷径——没有把工作做好。”
经验流失
疫情在2020年初暴发后,航空旅行锐减,波音开始裁员,鼓励员工买断工龄或提前退休。全公司最终失去了约1.9万名员工,包括一些有几十年经验的员工。波音目前在商用飞机、国防、服务和其他部门有17.1万雇员,人数比2020年底增长了约20%。但现任和前任员工认为,许多新雇员经验不足。
自我检查制度
南卡罗来纳州和华盛顿州的几名波音现任和前任员工说,在有些情况下,公司允许制造飞机的机械师核准他们自己的工作。他们说,这种“自我查核”取消了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层次。
安全记录对比
波音737的安全性究竟如何?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客观分析。
- 波音737 NG系列的全毁事故率为0.40%
- 空客320系列的全毁事故率为0.37%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种机型的安全性基本相当。而且需要指出的是,波音737的很多事故都发生在较老的机型上,例如737经典型的货机和737原始型货机。这些飞机很多都已经服役20年以上,有些甚至达到40多年。
未来展望
面对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波音公司已经开始采取行动。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将于今年年底离职,商用飞机部门的负责人斯坦·迪尔将立即退休,737 Max由该部门生产。公司董事长拉里·凯尔纳辞去职务,并且不再寻求连任董事会成员。
波音表示,自2019年以来,已将商用飞机的质量检查员人数增加了20%,每架飞机的检查次数也有所增加。公司还在努力满足员工提出的更多培训需求,包括从3月起增加在工厂车间的培训课程。
尽管波音737 MAX系列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对比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飞机出行的整体安全性仍然非常高。每1.5秒就有一架737飞机起飞和着陆,全球有近1万架737和1万架320飞机的保有量,在任何时候,在天上都有将近6000架737和320飞机在飞行。在这样的规模下,全球发生的飞行事故相对值仍然非常低。
波音737 MAX系列的危机,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和文化的危机。对于波音公司来说,重建信任的关键在于彻底解决技术缺陷,同时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重建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市场和公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