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春晚“非遗”舞蹈惊艳亮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春晚“非遗”舞蹈惊艳亮相!

引用
南方网
6
来源
1.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8cebcd0304.shtml
2.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130/c64387-40410863.html
3.
http://www.qstheory.cn/20250130/54ef68fa35cf43c2aa560e52eea85979/c.html
4.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5/0130/c448675-40411042.html
5.
https://news.sina.cn/gn/2025-01-28/detail-inehptzt7372466.d.html?oid=BAD&vt=4&cid=56261&node_id=56261
6.
https://news.ycwb.com/2025-01/29/content_53212689.htm

2025年春节晚会以一场场惊艳的表演,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栋梁》和英歌舞等节目,通过融合“非遗”元素和现代科技手段,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传统艺术之美,更带来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01

《栋梁》:建筑之美与科技之光的完美融合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2025年央视春晚特别推出了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这个节目以中国传统建筑为灵感,融合了XR技术和梁思成的手稿,展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

《栋梁》的视觉设计以梁思成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通过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将天坛祈年殿、北京中轴线等标志性建筑呈现在舞台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常沙娜与梁思成、林徽因的不解之缘,让常沙娜走上了传统文化复兴的道路,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传承者。《栋梁》也是继“中国色彩”“中国纹样”之后,总台春晚聚焦于“中国建筑”,再一次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

02

英歌舞:传统艺术的创新演绎

在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大放异彩。英歌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从乡间走向国际,还与“中国玩具礼品之都”汕头澄海的产业基因碰撞出璀璨火花。众多以英歌舞时迁等人物为原型的积木玩具和机器人等产品应运而生,展现中国(广东)“文化+智造”的独特应用。

在集世嘉积木的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陈东渠表示,“中华战舞”系列英歌舞积木采用高精密模具注塑成型技术,确保产品咬合度适中,尽可能让玩家在拼装时体验到“松紧恰到好处”的舒适感;在设计头戴雉鸡翎的关胜角色时,翎羽选用软胶材质,既保障儿童使用安全,又保留积木的动态美感;在人物道具设计上,更是别出心裁,不仅配备英歌舞槌,还根据不同人物角色配置专属道具,玩家可自由切换变装,增添了更多趣味性和互动性。

如果说积木是对传统文化的静态解构,那么广东群宇互动科技公司研发的英歌舞机器人,则开启了一场动态的数字文化创新之旅。在第23届玩博会现场,18台高45厘米的英歌舞机器人随着激昂鼓点翩然起舞:时迁机器人手持电子感应蛇道具,精准同步英歌的舞蹈动作……英歌舞机器人项目总设计师陈锐烽回忆道:“展会期间的表演几乎场场爆满,观众里三层外三层,把展台围得水泄不通,我们每天要表演十几场。”

03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

这些创新舞蹈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传统建筑和民间艺术之美,还借助XR技术和数字孪生等黑科技,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这种“双向奔赴”的方式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也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栋梁》和英歌舞等节目的成功,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

这些创新节目的出现,标志着春晚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进步,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文艺盛宴。它们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这种“双向奔赴”的方式,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为现代科技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