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自然奇观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齐云山:自然奇观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齐云山,这座被誉为“江南第一名山”的道教圣地,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齐云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山脉,更是一处承载丰富道教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圣地。
独特的地质地貌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总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其地质结构主要由中生代晚白垩纪的陆相红色岩系构成,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和流水切割,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
山体中分布着36座奇峰、72处怪岩和18个幽洞,每一处都凝聚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最高峰廊崖海拔585米,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清代乾隆皇帝更是赞誉其为“天下无双胜景”。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齐云山不仅是地质地貌的博物馆,更是一座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里拥有560余种木本植物,包括三尖杉、香果树、楠木等珍贵树种。野生动物资源同样丰富,已知有140余种,其中不乏弹琴蛙、东方蝾螈等珍稀物种。
近年来,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发现了野生猕猴种群。据保护区工程师卢建介绍,红外相机多次捕捉到猕猴活动影像,这表明齐云山已成为猕猴的重要栖息地。
生态保护的齐云山实践
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景区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步道建设、绿化美化工程,推进月华街街区环境整治。同时,实施分包到户制度,引导商户和居民参与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古木名树的保护,推进冻雨后植被恢复工作。通过科学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基础设施完善:新建二天门循环游步道、渠口古道等设施,提升景区游览体验。同时,注重环保细节,如在步道沿线增绿添彩,增设景观小品和导览牌。
社区参与:充分考虑月华街村民的需求,通过召开环境整治动员会、组织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激发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共同营造宜居宜游的新环境。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实践,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齐云山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