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涠洲岛天主教堂:一座见证中西文化交流的百年建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涠洲岛天主教堂:一座见证中西文化交流的百年建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2q8oqxe

涠洲岛天主教堂,这座始建于1880年的哥特式建筑,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它不仅是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

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涠洲岛盛塘村,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是清末本地区最为宏伟的教堂建筑。

该教堂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修建,落成于1880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楼高21米,主体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连同附属建筑在内,总面积达到两千余平方米。作为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它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教堂的建造与清朝政府对涠洲岛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在清代,由于涠洲岛地理位置特殊,清政府曾发布“永远封禁令”。直到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岛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抓住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

据史料记载,当时上岛的移民几乎全是客家人或从本省其他地方移来的,总数约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为了解决宗教活动场所的问题,在涠洲岛传教的法籍神父于同治八年(1869年)开始,在教徒众多的聚居点盛塘村,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历时十年完工。

高大雄伟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显得规模庞大,颇有气势。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仿佛随时都有向天一击的动势,营造出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

钟楼设有一个十多级的石造螺旋梯,仅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顶层悬挂一口铸造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据说这口钟是一位法籍寡妇教徒所赠,当年的钟声能传遍整个涠洲岛。

每个礼拜天的上午,司钟人会上二楼拉响教堂的大钟。盛塘村以及近邻的信徒们听到钟声后,会自觉地、安静地步入祈祷大厅。阳光透过祭台间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就在这天国之光中,教徒虔诚地聆听天主的教诲。

在随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多位虔诚的传教士为了传播天主的爱,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涠洲岛。百多年后,这座闻名遐迩的天主堂继续发挥传播天主福音的功能,不同的是,现在传播福音的是中国的神父。当地人说,此教堂的神灵很灵验,凡到教堂祈祷的游客一年内吉祥平安,消灾免祸。

如今,这座教堂除周日做礼拜外,平时无人,只有一位老人负责看管。随着近年涠洲岛旅游的兴起,参观的游人日益增多,这座庄严而寂寞的教堂正逐渐成为游客了解涠洲岛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