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年夜饭必吃香芋扣肉,这道菜承载着广西人的年味记忆
广西年夜饭必吃香芋扣肉,这道菜承载着广西人的年味记忆
广西的年夜饭桌上,一道香芋扣肉是必不可少的。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更承载着广西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香芋扣肉的制作
香芋扣肉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首先,要选用优质的荔浦芋头和五花肉。荔浦芋头以其粉糯香甜而闻名,是制作扣肉的最佳选择。五花肉则要选择肥瘦相间的土猪肉,这样口感才会更加香嫩。
将五花肉洗净后,用火枪喷去表面毛发,并刮净残留的杂质,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时投入姜片、葱段、料酒、八角、香叶及桂皮等调料,小火慢煮约40分钟至猪皮变软但不破。煮好的五花肉捞出晾凉,在其皮上均匀地扎上细孔,抹上粗盐与白醋,准备下油锅炸制。为了确保安全,建议使用较深的锅具并盖上锅盖,以防热油飞溅造成伤害。待油温达到150度左右时,轻轻放入处理过的五花肉,两面各炸6分钟后取出,再次回锅炸至8分钟,直至猪皮呈现出密布的小麻点状。完成后立即浸泡于原汤中半小时,使肉质保持柔嫩而不易破裂。
与此同时,处理好切片的香芋,同样进行油炸去除多余水分,让它们变得干爽而富有嚼劲。接下来就是调制酱汁了,取适量腐乳、南乳、柱侯酱、花生酱、冰糖碎混合搅拌均匀,再添加少许盐、生抽、胡椒粉等调味品调整味道。
最后一步便是组装和蒸制。将腌制好的五花肉与香芋片交替摆放于碗底,浇上调好的酱汁,覆盖一层保鲜膜,放入蒸笼大火蒸制约80分钟。当香气四溢时,小心地将整碗倒扣在盘子上,撒上新鲜葱花作为装饰。
广西的年夜饭传统
广西的年夜饭传统十分丰富。除夕的前几天要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然后制作粽子、芝麻饼、刻印饼、发糕、粉利(一种糍粑)等美食;除夕的下午要宰鸡、蒸一个新鲜的白切鸡(一整个的),与粽子、芝麻饼、刻印饼、发糕等美食,去祭拜村社、祭拜村庙、祭拜宗祠,回家后祭拜祖先。每次祭拜结束都会放一圈鞭炮。然后再下厨制作晚餐,晚饭与菜做好了,再次祭拜祖先、祭拜灶神、祭拜天地(家的大门外面摆祭),酒过三巡祭拜完成后,放一圈鞭炮,然后再吃年夜饭。凌晨即将到来前,必须炒粉利,在凌晨之前祭拜祖先,让祖先在吃美食中迎接新年,此时就是鞭炮齐鸣的凌晨时分了。除夕当天晚上不关灯,所有房间无论有没有人,灯都亮着,一直亮到天亮(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先烧香,再制作美食,再次去祭拜村社、祭拜村庙、祭拜宗祠,回家后祭拜祖先,也是每次祭拜结束放一圈鞭炮,然后由去祭拜过村社村庙宗祠的人贴春联(是他把村社村庙宗祠的福气带回家的)。有的还会给果树贴一张红纸,祈福果树长得高大结果多。活动多、仪式多、美食多、过年就是忙里忙外。初一初二初三都不扫地,初四才扫地。初一到元宵节之间为正月,与人见面打招呼要说"恭喜发财!"。
广西的春节习俗
除了年夜饭,广西的春节习俗也十分丰富。除夕之夜,人们会守岁,坐在一起聊往事,畅未来,笑谈畅叙,等待新年到来。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燃放烟花爆竹,有"驱赶怪兽恶鬼"的寓意。拜年和压岁钱也是重要的习俗,大家相互拜年增进感情,增进友谊,互相表达美好的祝愿和问候。压岁钱也称压"祟"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平平安安过一年。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老人得到压岁钱,意在晚辈期盼老人长寿。
广西的春节非遗系列活动也十分精彩。从1月17日至2月10日,广西将展开一系列非遗实践活动,包括非遗视频直播、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非遗购物月等。游客可以欣赏到壮族的侬峒节、苗族坡会群系列、铜鼓习俗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还可以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传统商品。
香芋扣肉作为广西年夜饭的传统佳肴,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广西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这个春节,不妨尝试制作一道香芋扣肉,感受广西的年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