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展至5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建设提速
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展至5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建设提速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再提速。近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相关负责人透露,示范区将在已建成的600平方公里基础上,逐步扩展完成全市500平方公里示范区扩区工作。
现状:600平方公里智能化覆盖
目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实现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覆盖。其中,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257个信控路口已实现动态优化,通州和顺义两区涉及440平方公里、1115个路口的路侧智能化设备主体工程也已完工。
数据显示,在示范区关键路口交通流量增加20%的情况下,平均停车次数下降22%,平均行驶时间缩短12%,平均速度提升12%。同时,从1.0阶段到3.0阶段,路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下降超过70%。
成果:1300万公里测试里程
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示范区累计为33家测试车企、近900台车辆发放道路测试牌照,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占全国总测试里程超过四分之一。无人配送订单超过48万单,无人零售订单超过280万。
在场景应用方面,示范区已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无人巡逻、无人接驳、智能网联客运巴士、干线物流和无人环卫八大类应用场景全面示范。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零售车、无人配送车已率先推进商业化运营。
规划:“十四五”期间建设300公里智慧道路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建设超过300公里的智慧道路,区域信号灯联网率将达到95%,智能信号控制路口数量也将超过300个。同时,示范区将围绕四环路到六环路之间进行规划扩区,规划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意义: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绿色的出行体验。同时,示范区的建设还带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已集聚40余家产业链关键要素企业,百余家相关领域企业参与建设。
展望:2025年实施自动驾驶汽车条例
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北京市正在推动《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立法工作,力争2025年实施。该条例将为L3以上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管理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此外,示范区还搭建了EUHT城市级双智专网,建成全国最大范围的C-V2X联网成片区域,建设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多制式网络环境。在云端,建成全市统一云控平台,汇聚路侧、车端等全量感知数据,有望成为北京市道路交通大数据底座。
随着示范区的不断扩展和相关法规的完善,北京将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