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特效揭秘:乌尔善如何打造这部史诗巨制
《封神第一部》特效揭秘:乌尔善如何打造这部史诗巨制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中国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项目之一(总投资约30亿人民币),自7月20日上映以来便备受关注。影片以《封神演义》为蓝本,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和精良的制作团队,成功打造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史诗世界。本文将从导演理念、视觉设计和特效制作三个方面,深入解析这部国产史诗巨制的幕后故事。
乌尔善的封神世界: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导演乌尔善在谈及《封神》系列的创作初衷时表示,他希望将《封神演义》这部“国民神话”通过现代电影语言呈现给观众,让年轻一代能够从中汲取文化自信。在他看来,《封神演义》不仅是一个关于善恶斗争的故事,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史诗。
乌尔善强调:“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变成当代的文化娱乐产品,让年轻人从中汲取力量,是每一个电影人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殷商历史,从文物古籍中汲取灵感,力求在视觉呈现上做到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不失神话色彩。
独特的“封神”美学:历史与神话的完美融合
《封神第一部》的视觉设计团队从殷商历史的真实记载和博物馆中的文物中获取灵感,将神话元素巧妙融入现实场景中,创造出独特的“封神”美学。影片中的人物服装、道具以及宫殿建筑,无不体现出这种美学理念。
例如,妲己的服装设计就参考了晚唐时期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其红色“大袖衫”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设计既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感,又不失神话的浪漫色彩。
精良特效团队:打造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
《封神第一部》的成功离不开一支专业的特效团队。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都采用了先进的特效技术,如CG数字场景替换、集群动画和气氛特效等,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世界。
劫法场:特效团队的挑战
劫法场这场戏是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特效场景之一。为了呈现这场戏的震撼效果,特效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
在拍摄过程中,美术组在外景地搭建了朝歌城的城门、城墙、主要街道与民居。实拍完成后,视效团队按照美术组的设计,制作城墙的数字资产进行场景替换,并添加空中阴霾的乌云及气氛特效。为了营造出人头攒动的场景,团队还运用了集群动画技术,为法场制造出围观、跑动的朝歌百姓人群。
龙德殿打斗:特效技术的完美呈现
在龙德殿的打斗场景中,哪吒和杨戬展现出了各自的法术绝技。特效团队通过布料解算和毛发解算技术,成功制作出哪吒的混天绫和申公豹的拂尘法术特效。
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们需要在威亚的帮助下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视效团队则需要根据演员的表演,精确匹配风火轮、火焰法术等特效,同时还要处理盾牌被斩断、掉落等细节效果。整个过程需要多次分层拍摄,最后通过后期合成,才能呈现出如此精彩的打斗场面。
结语: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里程碑
《封神第一部》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宏大的叙事和精良的制作,更在于它为中国电影工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乌尔善导演带领团队,通过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先进的特效技术,成功打造出了这部兼具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视觉效果的史诗巨制。
正如乌尔善所说:“用电影语言讲中国故事,重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让年轻观众以国潮为美,让世界看见中华之美,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封神第一部》无疑是中国电影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