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演艺之路:三位贵人助力成就"东北一霸"
赵本山的演艺之路:三位贵人助力成就"东北一霸"
赵本山,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草根演员到国家喜剧表演艺术家,他的"逆袭人生"在演艺圈里堪称传奇。然而,在他"东北一霸"的响当当名号背后,离不开三位贵人的鼎力相助。
潘长江:共患难的好兄弟
第一位贵人便是潘长江。两人在东北铁岭县剧团相识,当时都籍籍无名。1982年,他们一起在铁岭县剧团担任队长,负责演艺工作,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帮助。后来,两人又一起调到了铁岭市民间艺术团。1985年,他们合作的《大观灯》红遍东北三省。
赵本山和潘长江双剑合璧,打出了名号。由于在剧中饰演两个残疾人,他们分别被称为"东北第一瞎"和"东北第一瘸"。在演艺事业上,潘长江为赵本山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为他向导演举荐。正是有了潘长江的帮助,赵本山才能抓住机会,迅速走红。
高秀敏:舞台上的老搭档
赵本山的第二位贵人是高秀敏。她与赵本山、李忠堂合作创作了许多经典小品。从第一次合作的《拜年》,再到家家户户耳熟能详的《卖拐》、《卖车》,他们共同创作的小品都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亮点。
高秀敏以出色的表演功底,把小品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演得活灵活现。在生活上,她也为赵本山排忧解难,解决了很多困惑。与高秀敏合作的五年,可以说是赵本山从小演员到国民演员的蜕变史。
然而,这段合作最终因为金钱观的差异而终止。赵本山成名后对金钱看得较重,而高秀敏更看重人情味,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分道扬镳。直到高秀敏去世,赵本山也没能再与她告别,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范伟:黄金搭档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赵本山的第三位贵人——范伟。两人从1994年开始合作,1995年在赵本山的推荐下登上春晚舞台。范伟憨厚的形象与赵本山精明的形象形成极大反差,更容易表现出小品讽刺幽默的主旨。
范伟的表演功底不输赵本山,两人均具有创作才华。然而,2006年两人完成最后一次合作后宣布拆伙。范伟想往电视剧演员方向发展,而赵本山则专注于小品艺术,目标不同导致了分道扬镳。
令人欣慰的是,多年后两人对年轻时的矛盾释怀。在赵本山主演的电视剧中,范伟友情出演,赵本山写了一句台词:"你走了这么多年,还能回来吗。"范伟则回应:"这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儿吗,你说回,我就回来呗。"这不仅是剧情需要,更是两位老朋友的心声。
结语
赵本山的成功离不开这些贵人的帮助。在演艺圈,有贵人相助确实能让一个人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我们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说不定今天的帮助会在未来成为自己青云直上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