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浇灌工业之花 成都产融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金融活水浇灌工业之花 成都产融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成都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工业发展成绩单:工业投资增速达到48.7%,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9%,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成都市通过金融创新不断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产融创新,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
2024年,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会同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办的成都产融创新投融资大会,成为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大会聚焦金融赋能工业、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园区品质等核心议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金融服务和政策措施,为全市企业营造了更加优质的融资环境和发展机遇。
在政策层面,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其中科技金融被放在首位。四川省政府更是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包括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融资。
多元化金融工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成都市在金融支持工业发展方面,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精准满足企业需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大、收入少、轻资产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引导银行机构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以企业创新积分变信用、换信贷。仅在成都高新区, “创新积分贷”便已累计投放400亿元,惠及企业3800余家。
同时,成都还推出了“技改贷”和“设备更新贷”等专项产品,对自2024年1月1日起企业取得的项目,省级财政采取“贷款贴息、保险增信补贴、融资租赁补贴”等支持措施,按照年利率1.5%给予一次性不超过1年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贴息。
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全方位金融生态
成都市还创新性地推出了“银企聚力 赋能制造”系列活动,编印《四川省金融支持制造业信贷产品汇编》,为推动银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成都启动“银企聚力 赋能制造”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在农业领域,成都益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成都锦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府菌都农业产业园等9个重点农业园区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动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农业产业园区企业,赋能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成效显著,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下,成都工业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截至2024年10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8909.53亿元,同比增长20.5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制造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5.4%和20%,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4.5和9.1个百分点。
同时,成都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6%。京东方、比亚迪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全市计划总投资30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4.3%。
成都模式的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政府引导、金融创新、企业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成都不仅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更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下,成都正以金融创新为引领,加速迈向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西部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