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晚上12点睡觉好,还是10点睡觉好?终于有答案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晚上12点睡觉好,还是10点睡觉好?终于有答案了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73115

每晚要睡够8小时才健康,是真的吗?晚上几点睡最好?10点?11点?12点?睡午觉,多长时间最合适?20分钟?30分钟?还是1小时?

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但你不一定能答对。因为,睡眠是人类最难以解释的生物学谜团之一。最新发表的几项科研成果,解答了4个我们关心的睡眠问题!

每天睡多久才够?

实际是因人而异的。比如:

  • 10~13岁的小学生,每晚至少要有9小时的睡眠;
  • 而2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晚通常只需要7~8小时[1]。

所谓的“要睡够8小时”,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平均值。不需要苛求自己一定要睡足8小时。判断自己睡眠时间是否足够的标准是——白天是否有足够的精力,不容易犯困。

什么时候睡最好?

2021年9月,《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2]。这份来自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研究,分析了东亚人群的睡眠时长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一共有32万人参加了这项研究,其中就有中国人。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是54岁,女性占了55%。根据每天的睡眠时长,参与者被分为6组:5小时或更短、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或更长。结果发现:女性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最多(占了33.8%);男性中,每天睡8小时的人最多(占了35.1%)。最重要的发现是:无论男性或女性,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其他原因死亡率的最低点,都落在了7小时睡眠上。简单一句话:每天睡7小时的人,各种原因的死亡风险都是最低的;而睡得太少(小于5小时)或太多(超过10小时),死亡风险都增高。

所以,典哥想提醒一句: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一些特定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这可能是因为[2]:

  • 睡眠时间短,一种叫“瘦素”的激素分泌减少,而生长素释放肽的分泌会增加。这两种激素的变化会让人食欲大好,吃得多就增加了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进而增加心血管相关的死亡风险。
  • 睡眠时间长,可能是因为身体里已经藏着某些疾病,但还没有被诊断出来。这时候,疾病可能导致炎性物质的释放,比如C反应蛋白,它们都和睡眠时间增加有关。

最佳入睡时间

2021年11月,一项研究专门对入睡时间点与心脏病风险的关系做了分析[3]。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选取了8.8万人(平均61岁,女性占58%),收集了他们的入睡和醒来时间。然后,在平均5.7年的时间内,跟踪调查了他们的新诊断心血管病的情况。结果表明,入睡时间在半夜12点(或更晚)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高;最低的是晚上10点11点入睡的人群。具体来看,和每天晚上10点11点入睡的人相比:半夜12点(或更晚)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25%;晚上11点~12点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12%;晚上10点前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12%。(睡得太早也不行?还让不让人活了!)当然,早点睡总比熬夜强。因为熬夜还会增加患癌风险!

午睡该怎么睡?

答案是:躺着睡。没跟你开玩笑。咱们打工人很少有条件能中午也躺下睡觉,大都是趴在办公桌上打个盹。你肯定也有这样的经历:趴着睡完,手麻脚麻流口水,反而更累了。其实,午睡的实际意义在于解乏,让下午的工作更有精神(方便给老板更好地打工)。有条件的可以买个行军床,尽量躺着睡,更舒服也更解乏。

至于午睡睡多久,有研究建议,要么控制在20分钟以内,要么就睡好整个完整的睡眠周期(90分钟)——如果你时间足够的话。为什么呢?因为人在入睡20~30分钟后,会进入深睡眠。此时醒来的话,你会感到非常疲劳,不利于快速进入工作状态[5]。

专家建议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中表示,其实,也没必要强求天天都在10~11点之间睡觉。偶尔、短期、有特殊原因,睡得早一点或晚一点,问题也不大。重要的是,无论是夜间睡眠还是午睡,都要规划好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并管好自己的嘴,这样你才会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https://www.sleepfoundation.org/how-sleep-works/how-much-sleep-do-we-really-need.

[2]Svensson, T., Saito, E., Svensson, A. K., et al. (2021).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with all-and major-cause mortality among adults in Japan, China, Singapore, and Korea. JAMA network open, 4(9), e2122837-e2122837.

[3]Nikbakhtian, S., Reed, A. B., Obika, B. D., et al, D. 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Available at SSRN 3857637.

[4]Hou, W., Gao, J., Jiang, W., et al. (2021). Meal Timing of Subtypes of Macronutrients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HANES, 2003 to 2016.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106(7), e2480-e2490.

[5]https://www.sleepfoundation.org/how-sleep-works/stages-of-sleep.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