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真的能缓解胸闷吗?中医专家来解答
"捶胸顿足"真的能缓解胸闷吗?中医专家来解答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闷的情况。这时,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个动作——捶胸顿足。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蕴含着中医养生的智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专家指出,"捶胸顿足"不仅是一种发泄方式,更是一种有效的中医保健方法。通过捶打胸口的膻中穴和脚底的涌泉穴,可以宣泄郁结之气,改善胸部气血通畅,从而达到缓解胸闷的目的。
膻中穴:胸闷时的"救急穴"
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这个穴位又被称为"上气海"、"中丹田",是八会穴之气会,属任脉,是心肺等脏腑气机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宽胸理气通腑、宣肺调心疏肝等功能。
当我们用力捶打胸部时,也会刺激到胸部的"玉堂"、"中府"、"库房"等任脉、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它们也与人体的呼吸、消化及循环系统密切相关。此外,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捶打胸部可以通过振动肺部缓解气道痉挛,改善肺部通气功能,达到宣肺排痰的目的。捶打胸部还可以通过刺激胸部的主动脉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增强稳定血压的功能,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因情绪激动而升高的血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涌泉穴:脚底的"养生要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与后2/3交点处,约当第2、3脚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被认为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点,具有补肾益气、舒缓疲劳的功效。
当我们顿足时,实际上是在对涌泉穴进行按摩和刺激,这种刺激能促进肾经的气血流通,帮助排放体内废物,同时使肾中精气充沛,肾精充足则人体自然精神焕发,从郁结之气中解脱出来,达到阴阳平衡、身心同治的目的。
拍打手肘窝:简单有效的缓解方法
厦门中医院推拿科专家指出,拍打手肘窝同样能够有效缓解胸闷心痛。这是因为肘窝属于人体的"八虚"之一,与穴位中的手厥阴心包经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拍打肘窝为何管用?雷应解释,以肘窝为例,在中医的经脉穴位系统中,肘窝处又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之处,所有的梗、栓塞皆是瘀堵,用力拍打血管周围,瞬间发力冲击让血脉强力波澜,这样,不稳定的瘀堵点通过冲击力得以通畅,邪气得以消散。
此外,包括尺泽穴、曲泽穴及少海穴等在内的穴位也均位于肘窝处,分别为肺经、心包经及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拍打肘窝,可加强气机的宣发肃降,气能统血、摄血,血循常道而不外溢,气行则血行,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力之所到即气之所到,瘀堵与栓塞即可祛除,瘀血祛则气脉通,通则不痛,即胸闷心痛症状即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注意事项
虽然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拍打力度要适中,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每次拍打3-5分钟,每日可进行1-2次。
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急性传染病、结核病、精神病发作期、肿瘤、各种出血者及紫癜患者,骨折、局部皮肤破损或敏感及疮疖痈疽红肿者和孕妇人群,应谨慎选择。
拍打时间建议在白天,一天最多两次,可以选择在清晨或下午拍打;晚上不宜,晚上拍打会刺激体内经络气血运行,强行提升体内阳气,阳不入阴,影响睡眠。
这些方法是日常穴位保健的辅助措施,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面对持续的健康问题时,仍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中医保健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养生,告别胸闷烦恼。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胸闷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医生指导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