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袭!如何自测并有效预防?
甲流来袭!如何自测并有效预防?
随着春季的到来,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再次进入高发期。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近期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如何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测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呢?本文为您详细解答。
如何在家自测甲流?
目前,针对流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其中,最适合家庭自测的是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抗原试剂盒操作简单,适合家庭自检。按照说明书要求自行采样、判读结果,几分钟内即可得出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抗原检测的敏感性较低,仅50%-60%左右。在流感高发时,检测结果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流感。
核酸检测:虽然核酸检测的敏感性高达86%-100%,但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区域和特殊设备,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家庭自测。
抗体检测:抽血查抗体,主要用于科学研究的回顾性诊断,对临床决策帮助不大。
自测结果阴性,是否可以排除甲流?
出现假阴性的情况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检测方法有误差率:不管是核酸检测还是抗原检测,都存在一定误差率。以核酸检测为例,虽然绝大多数流感都能检出,但并不一定能做到100%。抗原检测的准确率更低。
检测时机不对:一般来说,流感症状出现后,鼻咽部的病毒量在24-96小时达到高峰,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检查,敏感性更高。如果检查过早(<24小时)或过晚(>96小时),敏感性会降低。
操作不规范:除了抗体检查是查血,其他方法都是取分泌物。临床上常用咽拭子和鼻咽拭子。鼻咽拭子的准确性比咽拭子更高。但是,取鼻咽拭子那个难受劲,都懂。临床上,婴幼儿、儿童依从性较低,如果采样不到位,也有可能造成假阴性结果。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得了甲流,最好是在病程24-96小时内取鼻咽拭子检查。如有条件,可做核酸检测,如无条件,则建议行抗原检测。
有流感症状但检查正常,要吃奥司他韦吗?
是否需要使用奥司他韦,主要看两个点:
- 是否流感?
- 是否流感高危人群?或有高危接触者?
对于确诊或者疑似流感的住院患者,均需要抗病毒治疗。
如果近期和甲流病人有过接触,或当地有流感疫情流行,孩子或家人出现了典型的流感表现(比如反复高烧,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头晕头痛等全身性症状),即使检查为阴性,也要考虑流感。
如果是流感的可能性很大,又属于流感高危人群,而且起病在48小时内,要考虑使用奥司他韦。
这几类孩子是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如果有流感接触史,要及时看医生:
- 5岁以下儿童,尤其2岁以下的婴幼儿
- 慢性病患儿(如哮喘、肾病、肥胖、恶性肿瘤、心脏病、血液疾病等)
- 免疫缺陷患儿
但是,一定要注意:奥司他韦作为处方药,仍然不建议自行决定。需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感染甲流5-10天后会有所好转。但是,部分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进展为重症,危及生命。
孩子有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 持续高热超过3天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 咳嗽剧烈,咳痰带血或呼吸道分泌物颜色变化
- 精神萎靡或者不愿意交流、嗜睡
- 严重呕吐
- 哭闹不安、惊厥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或者任何其他严重症状,都应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流感重症的死亡率在10%左右。流感高危人群患病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建议及早就医。尤其,如果孩子在5岁以下,要随时关注健康状态。家里孩子多的,要当心交叉感染。
如何有效预防甲流?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建议6月龄以上的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后,触摸公共物品后,以及饭前便后。没有流动水时,也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车站、集市等,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能有效阻挡飞沫传播。口罩要贴合面部,遮住口鼻,定期更换,避免用手触摸口罩外部。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近距离接触和交谈,避免前往人员过于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家庭聚会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适当控制聚会人数和时间。
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毒浓度。在寒冷天气,通风时注意保暖,可轮流开窗或使用通风设备。
消毒: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餐具可采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
提高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休息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的关键。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感染甲流后,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重症,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流产、早产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并注意个人防护。
儿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是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减少交叉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较低,感染甲流后易引发并发症。建议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面对甲流,我们既要保持警惕,又要科学应对。通过及时自测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