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丛台公园:两千年沧桑古台,见证赵国兴衰
邯郸丛台公园:两千年沧桑古台,见证赵国兴衰
“不登丛台,妄到邯郸。”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谚,道出了丛台公园在邯郸人心中的地位。作为邯郸的标志性景点,丛台公园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更是一本活生生的赵国历史教科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见证了两千年沧桑的园林,探寻它背后的故事。
两千年沧桑,一座见证历史的古台
丛台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赵武灵王时期的古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园的名字来源于其中心建筑——武灵丛台,这座古老的点将台见证了赵国的兴衰。
武灵丛台最早是赵王检阅军队和观赏歌舞的地方。经过2000余年的风雨沧桑和兵火战乱,最早的武灵丛台早已损毁,如今人们看到的是清同治年间原址重修而成的。现存古台雄伟壮观,是明清以来的修复建筑,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
园内精华,每一处都是历史的缩影
武灵丛台:赵国的点将台
武灵丛台是公园的核心景点,也是邯郸的象征。丛台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最早是赵王宴饮、观演和点将的场所。经过2000余年的风雨沧桑和兵火战乱,最早的武灵丛台早已损毁,如今人们看到的是清同治年间原址重修而成的。
第二层台面距地表7米,东西59米,南北80米,其中向南突出一段长40米,宽10米,为明代城墙残段。台北有5间大屋,名"武灵馆",是纪念武灵王的建筑。室前的小亭为"回澜亭",建于1931年,台面周围台墙镶嵌有许多碑碣。其中,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刻石与举人李世昌的兰花石碣倍受游人赞扬。
回澜亭位于武灵旧馆之前,为中华民国20年(1921年)高桂滋所筑。建筑面积12M2,高5M,全木结构,六柱圆顶。柱与柱之间连接木凳以供游人小憩、观景,中间布有汉白玉石桌,上刻棋盘,四周为石鼓圆凳,古趣盎然。
台的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字,顶台呈圆型,直径19米,距地表13.5米,原是平台,俗称"武灵平台"。丛台的北侧有座七贤祠,是为纪念赵国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和赵奢而建立的。
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当代陈运和也用诗"天桥雪洞奇观曾扬名华夏,花苑庄阁诸景曾流传后世"夸奖丛台。
七贤祠:赵国名臣的纪念地
七贤祠内供奉着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七位贤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七人中文臣武将俱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赵国拥有这七贤,成为七雄也是理所当然。
七贤雕像伫立祠中,文臣儒雅风流,武将威风凛凛,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对历史熟悉的人大多能说出与七贤相关的典故,如赵奢的“秉公执法”,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蔺相如的“负荆请罪”,还有与二人相关的“将相和”,及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的三忠舍身救“赵氏孤儿”。
双柏园:夏日避暑胜地
双柏园是丛台公园内一处优美的景点。园内有大片的双柏松,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在夏季,游客可以在双柏园内避暑纳凉,感受凉爽的风。
明代砖塔:古城的历史见证
明代砖塔也是丛台公园内一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景点。这座砖塔建于明代,是丛台公园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文物之一。游客可以登上塔顶,俯瞰整个丛台公园的美景。
最佳游览建议
最佳游览时间
推荐在傍晚时分或者日出时间登上丛台,可以看到阳光打在丛台上,更有历史氛围感。现在冬季为旅游淡季,晚上亮灯时间为6:25分,亮灯之后更美。丛台开放时间为早上8:00-下午17:00,注意把握好时间哦!
周边游玩建议
学步桥、回车巷、丛台公园这几个景点挨着近,可以一起游玩。吃饭可以在学步桥附近解决,很多吃的。推荐二十五中麻辣烫、南沿村拉面。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冬季:05:30-21:00
夏季:05:00-22:00
门票价格
8元
建议游玩时间
简单参观:2-3小时
深度游览:4-5小时
文化价值
丛台公园不仅是邯郸的地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最早建设的大型历史文化公园,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感受历史的厚重,探索文化的深远。
站在丛台之巅,俯瞰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园内的湖泊、亭台、长廊等景观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领略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丛台公园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其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家名园、中国国家重点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丛台公园的肯定,更是对邯郸市文化建设的肯定。
结语
邯郸丛台公园,这座见证了两千年沧桑的园林,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无论是历史爱好者、文化探索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和感动。来邯郸,一定要登上丛台,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