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纹样·回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纹样·回纹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06/8180336_1141511991.shtml

回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吉祥纹样,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它以其独特的几何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发展历程。

回纹的起源与寓意

回纹,又称回字纹,最早是从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演化而来。因其由横竖短线交织组成方形或圆形的回环图案,形似“回”字,故称为回纹。


这个简单的几何图案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中国民间,回字纹象征“富贵不断头”,它的线条连贯、图案绵延不绝,寓意着源远流长、吉祥安宁、繁荣昌盛。

回字纹的“回”字形态循环往复,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延续和旺盛的生机,尤其是“多子多孙”的寓意在古代家庭中尤为珍视。

构成特点

回字纹有其独特的美学构成,展现出简洁、规整与秩序感。这种几何线条的编织,既简约又有力,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平衡感和舒适感。

回字纹的线条干净利落,尽管结构简单,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视觉张力,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形式的装饰需求。


从单一的方形回字纹,到演变出的菱形、长方形的回纹,这些构成形式无一不展现出它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历史演变

回纹的历史演变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回纹仅是几何图案的雏形,最早出现在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马家窑文化中。


【回纹双耳垂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

进入商代,回纹迎来了其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回纹不仅出现在陶器上,还被广泛应用于青铜器的装饰中。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回纹以简约而凝练的风格,使祭祀礼器更具庄重和厚重感。


【商代 白陶回纹罍 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收藏】

青铜器的光滑表面与回纹的几何线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春秋 子乍弄鸟尊 美国华盛顿州孚利尔博物馆 回纹细节】

此时,回纹开始发展出多种形式,包括菱形雷纹、方块雷纹和长方形雷纹。人们通过在这些形状中填充回纹,使图案形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排列状态,展现出极强的对称美和视觉美感。


【西汉云雷纹玉镜】


【西汉 跪俑足铜盘 口沿刻菱形回纹带】

进入唐朝,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复兴使得装饰艺术再次焕发活力。在这个时期,花草纹样如宝相花纹、缠枝纹逐渐流行,回纹则多作为辅助纹样而存在,承担着配角的角色。


【唐 黄釉提梁回纹文房水盂】

宋代的到来,标志着回纹的复兴。由于上层封建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回纹被重新发现并开始流行。回字纹成为瓷器的重要装饰元素,常常用于盘、碗、瓶等器物的口沿或颈部,赋予这些器物以生命和灵动。


【宋 定窑白釉划花回纹盏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回纹则在织绣、地毯和木雕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清中期 竹雕回纹活环提梁卣(yǒu)】


【清乾隆 掐丝珐琅回纹锭式盒】

回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经典之一,凭借其简洁的构图、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生生不息的寓意,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祥安康的象征。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