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必买特产推荐:从龟粿到海堤茶,这些地道年货带回家!
厦门必买特产推荐:从龟粿到海堤茶,这些地道年货带回家!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来厦门旅游的朋友们想必都想带一些专属于这座城市的"年味"给朋友们尝尝。沙茶面带不了,土笋冻不好带,那还能带什么呢?本文整理出带有厦门专属年味的土特产,不知道买啥就来抄作业吧!
龟粿
作为经典的"闽南古早味",春节期间,各色各样的"粿"是家家户户"拜拜"的必备贡品之一。"粿"以米浆为主体制成的年糕类美食,有甜有咸。其中,甜党以发粿、甜粿等为主;咸粿则有菜头粿、芋头粿、金瓜粿、油葱粿等诸多花样。
在其中,最为特色的当属"龟粿"。在闽南民俗里,龟象征着"福禄寿喜财",因此"龟粿"在食俗里有很重要的地位。"龟粿"状若龟甲,用来祈求平安、祝福长寿安康。
值得一提的是,龟糕印技艺在厦门已经传承百余年,2013年更是被列为厦门市级非遗项目。以粿的口味区分,闽南的粿有甜咸之分。其中,"红龟"的内馅以甜味黄豆粉为主,也有咸口的笋丝、菜脯等口味……
闽南人日常也会买上一些赠送亲友,老一辈厦门人还会买来当早餐。对于春节来厦门旅游的朋友来说,带上一份寓意美好的"龟粿"回家送亲友,再适合不过。想要买到它们也不难,在厦门的各大"龟粿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碗糕
与"龟粿"齐名的"碗糕",同样也是厦门人春节必备的美味糕点。它又被称为"发粿",寓意着发财、发家、发福。
对于闽南人来说,发粿的讲究可大了!它必须得蒸出裂纹来,裂得越开,"发"得越大,寓意来年会更"发"。
这也成了家中大厨们的"年度大考",必须对水与米粉、酵母等的比例控制得当,蒸煮的火候和时间也得把握合理,才能得到一个个"又涨又发"的大碗糕。
一般情况下,"碗糕"又有两种颜色,吃起来各具风味。其中,白色的为纯米浆调制,而褐色的则为"田螺肉碗糕",得名于其中心还有一块特别韧特别香的肉仁,很像田螺肉。
甜/咸粿
除了"碗糕"和"龟粿"外,厦门还有各式各样有着美好寓意的粿,十分适合送人。
比如说,有着甜甜蜜蜜寓意的"甜粿"。它由大米与白砂糖还有蜜冬瓜条、金橘等配料制成,看起来油光透亮,入口软润不粘牙。不论是直接切片油炸还是裹上蛋液煎至金黄,甜甜糯糯的口感都相当美味!
再比如说咸口的"菜头粿"。菜头粿即萝卜糕,闽南人将萝卜叫做"菜头",而"菜头"又与"彩头"谐音。因而,就有了吃菜头粿,讨"好彩头"的美好希冀!
通常情况下,"菜头粿"会煎着吃,也有厦门人会将青蒜切碎泡入酱油,蘸着煎好的菜头粿食用。
寸枣
在闽南,素来有新年客人进门要"甜一下"的习俗,因而,早期闽南家中都会准备上各式蜜饯甜点。其中,作为老厦门人过年必买老三样之一(寸枣、花糖、炸叩),寸枣更是不少厦门人春节标配美味。
正如闽南语所说,"呷春糖,越呷越有春;呷寸枣,年年好",寸枣又甜又香,吃着满口甜味。
蒜蓉枝
"蒜蓉枝"又名索仔股(闽南语),分甜味和咸味,逢年过节,闽南人家中都会准备一些蒜蓉枝当茶配来招待亲朋好友。
其中,翔安红发"蒜蓉枝"传承于晚清时期,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蒜蓉枝的灵魂就在"蒜蓉"之上,外层是蒜蓉与砂糖共同熬制成独特的"白霜",点缀上些许葱花,再与麻花完美交融,入口就是蒜味与甜味的"合体攻击",再加上酥脆的口感,就算上火也让人忍不住"咔咔"炫。
猪腰饼
猪腰饼,因为外形而得名,吃多了容易觉得口干,所以自然成为了不少人的最佳茶配之一。其实,它并非厦门独有的美食。在闽台各个地区都有,在金门,农人们认为其形似架在耕牛脖子上的牛轭,因而称之为"牛轭饼";在泉州,有人认为它的形状和"卜杯"的"信杯"相似,因此便将其称做"信杯饼"。虽然说不上特别美味,但是对于外地的朋友来说,倒也适合买点尝尝鲜。
茶叶
在茶文化盛行的厦门,新春呷茶也是不少老厦门的习惯,而在不少老厦门心中,这"茶"还能和"海堤茶"划上等号。
1954年成立的厦门茶叶厂凭着"海堤"商标走进了厦门人的日常。早年总有人打趣说的"酱油茶"说的就是海堤中最平民的"一枝春",浓浓的酱色,没喝惯茶的人多喝甚至会飘飘欲仙地醉茶。铁观音、水仙、肉桂……或平民、或珍贵,在厦门人心中,已经成为"国民茶叶"的海堤,总有一款你懂的味道。
若是需要给爱好饮茶的朋友送伴手礼,也是值得纳入考虑范围。
究竟谁才是最代表厦门的特产
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有人选择真空包装的姜母鸭
阿吉仔的糕点、南普陀的素饼
古龙罐头、厦门泡面
当然,如果是携带的话
还是建议选好拎的啦
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就赶紧买买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