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破·地狱》热映,揭秘《我想这样被埋葬》的心理疗愈力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破·地狱》热映,揭秘《我想这样被埋葬》的心理疗愈力量

引用
豆瓣
12
来源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892417/
2.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420505/
3.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23444
4.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16392379/
5.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295738/
6.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712987/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36200
8.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36200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0%B4%C2%B7%E5%9C%B0%E7%8D%84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1886
11.
http://www.lhtby.com/zixun/219.html
12.
http://www.news.cn/ent/20241213/5b3423f78c514976897bd41ed67f7efc/c.html

随着电影《破·地狱》的热映,人们对死亡和丧葬仪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这部电影以香港殡仪业为背景,通过道教仪式"破地狱",探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生与死的议题。与此同时,一本名为《我想这样被埋葬》的书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这本书通过记录当代美国人对死亡的态度变化,揭示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葬礼对于治愈亲友丧失之痛的力量。

《我想这样被埋葬》的作者香农·李·道迪和丹尼尔·卓克斯历时五年,走访全美各地,深入调查殡葬行业的发展现状。他们发现,21世纪的美国人正在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方式面对死亡。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令人惊叹的遗体处理方式和葬礼形式,展现了死亡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传统的土葬和火化之外,现代人开始探索更多个性化的选择。例如,有人选择将自己的骨灰制成"生命宝石",这种宝石可以制成项链或戒指,让亲人随时携带。还有人选择将骨灰融入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最后一刻的璀璨。更有趣的是,一些环保意识强的人选择"遗体堆肥",通过自然分解的方式回归大地,甚至有人选择穿上特制的"蘑菇寿衣",让身体在分解过程中滋养土壤。

这些创新的葬礼方式不仅体现了个人价值与个性的最后一次彰显,也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死观。正如书中所说:"每个人的个性也会从中体现出来,超越了死亡。"通过参与这些个性化葬礼的策划和执行,亲友能够更好地释放情感,重新调整状态,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启发。

研究表明,殡葬仪式对生者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和心理疗愈作用。传统的丧葬仪式能够帮助人们释放情感,重新调整状态,更好地面对生死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简化的丧葬仪式往往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导致许多矛盾在亲人去世后爆发。相比之下,精心策划的个性化葬礼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处理哀伤,重新建立生活秩序。

通过阅读《我想这样被埋葬》,读者可以在心理上获得慰藉和启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正如译者李鹏程所说:"只有坦诚面对这些话题,我们才能懂得怎样活得更好,活得少些遗憾。"在面对死亡这一永恒命题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仪式本身,更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坦然面对。

在这个意义上,《破·地狱》和《我想这样被埋葬》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死亡和生命的重要契机。通过了解和参与殡葬仪式,我们不仅是在告别逝者,更是在重新认识和珍惜自己的生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