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抚仙湖畔的生态保卫战:澄江市的绿色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抚仙湖畔的生态保卫战:澄江市的绿色实践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1
来源
1.
http://www.moa.gov.cn/ztzl/xnl2024/202407/t20240716_6459042.htm
2.
https://roll.sohu.com/a/852294066_121956424
3.
https://www.sohu.com/a/852517826_121106902
4.
https://www.sohu.com/a/823302224_100260304
5.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2492c42b1ddc9462a435554bf61fe597
6.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28891
7.
http://www.it86.org/sf_C19EDEFC5B5F4A7BA1941AC4E77A686A_209_7505ED03741.html
8.
http://www.yncj.gov.cn/yxgovfront/newzfxxgkUnderControl.jspx?path=cjxzfxxgk&channelId=20967&pageNo=1
9.
http://www.yraes.org.cn/Content/4e9769ede42c4801b53e672950065c48/simple
10.
http://www.qyswzfw.gov.cn/Show/423132
1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725/24cb47f252014c8a937db4c80695fe05/c.html

抚仙湖,这颗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明珠,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它不仅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更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年来,这颗明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01

从源头治理:构建生态屏障

面对抚仙湖水质保护的严峻形势,澄江市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梁王河入湖口,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经过综合治理,这条曾经的污染源如今已成为抚仙湖的一道绿色屏障。

“梁王河是抚仙湖的主要入湖河道之一。通过综合治理,梁王河河道水质得到了很大改善。2023年以来,梁王河持续保持在Ⅰ类水,实现了清水入湖。”澄江市水利局河长办调度管理中心主任李进介绍道。

据统计,目前抚仙湖已经建成环湖湿地93块,面积超3000亩。“来水会在环湖湿地再次沉淀、净化,流入抚仙湖。环湖湿地是拦截污染源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控源截污,为抚仙湖建起绿色屏障。”抚仙湖管理局副局长赵红江说。

02

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助力减污

在抚仙湖畔的马房村,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过去,这里每年化肥施用量高达2.7万吨,农药施用量达254.66吨,农业面源污染占到了入湖污染负荷总量的70%。如今,通过推广生态型产业,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根本性改变。

走进澄江市万海社区蓝莓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蓝莓与粮食作物套种,长势喜人。基地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只需要在机器上操作,就可以完成上百亩土地的灌溉、施肥。同时,创新性地采用了尾水尾液收集循环利用技术。

“基地的大棚设置了一个无渗漏尾水收集池,灌溉后剩余的水肥液可汇入尾水收集池。在对尾水尾液进行稀释调剂后,再通过提水泵站重新进入水肥一体化管理控制中心进行药肥配比,精准灌溉施肥。”澄江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郭杰介绍道。

03

全民参与:共筑绿色家园

在澄江市龙街街道朱官营小组,居民杨宝寿家的屋外,两根标识明显、功能清晰的雨污分流管道格外引人注目。“过去雨水、污水都是经过同一个排水管进入污水管道。一到下雨天,因为污水管道水量负荷大,污水甚至会返流进家,影响大家的生活质量。”杨宝寿说。

2022年,澄江市启动抚仙湖全流域截污治污及健康水循环项目建设,“一户一策”对雨水管网、污水管网进行科学布设,从源头上实现了雨水与污水彻底分流。

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高原湖泊卫士”行动、“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活动激发起当地群众保护湖泊的热情。春节前后开展的沿湖生态环境大清理大整治行动中,党员干部、群众2万多人参与其中,整治湖滨生态区域1.2万余亩,清理杂草、枯枝等污染物2.4万余吨。

04

绿色发展:生态红利惠及民生

得益于紧邻抚仙湖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澄江市持续释放生态旅游消费潜力。2024年1至7月接待游客633.29万人次,旅游花费7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6%和18.45%。

在澄江市右所镇马房村,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抚仙湖畔的乡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有抚仙湖的好风光,我们几乎不愁客源。”杨文俊是土生土长的马房村人,如今开起了自己的民宿,“湖水越来越清,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从生态治理到产业转型,再到全民参与,澄江市的生态实践正在为抚仙湖畔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是一场生态保护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澄江市的积极探索下,这颗高原明珠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