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涨背后的经济逻辑
A股上涨背后的经济逻辑
近期,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截至12月12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85%,深证成指上涨1%,创业板指上涨1.35%。这轮上涨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经济逻辑?让我们从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政策面:多重利好提振市场信心
近期,多项重要政策的出台为A股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于12月15日推广至全国。根据规定,个人养老金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可以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长钱长投”的生态,有助于优化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的稳定性。
- 民营经济政策持续加码
全国政协委员、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出,聚焦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堵点,全面回应市场呼声,让广大企业感受到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坚强决心。
马化腾提到,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推进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建设,为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提供了良好法律制度保障。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基本面:经济复苏预期增强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虽然当前经济仍处于筑底阶段,但复苏的预期正在逐步增强。
- 中报业绩披露接近尾声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进入尾声,一些业绩扰动因素即将消退。中信建投指出,无论利好还是利空都将落地,市场或开启新一轮预期炒作。超跌方向和低位成长板块有望受益于情绪修复,出现阶段性机会。
- 市场预期逐步改善
虽然当前工业增加值、社零、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数据走势相对偏弱,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正在逐步改善。多家机构认为,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有望在四季度出现明显好转。
资金面:内外资共振推动上涨
资金面的变化也是推动A股上涨的重要因素。
- 人民币汇率强势回升
8月30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2023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报7.0845。人民币汇率的走强,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 内外资流动呈现积极态势
数据显示,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超8700亿元,全市场上涨股票数量接近4700只。同时,北向资金也呈现净流入态势,显示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未来展望:震荡中孕育机遇
对于A股未来的走势,市场观点存在一定的分歧。
浙商证券认为,A股企稳向上的核心在于估值端的提升,而这或需依赖于美联储降息周期的系统性开启。不过,东莞证券则表示,进入九月传统旺季,市场行情仍值得期待。在板块选择上,建议关注半导体、电气设备、TMT、大消费等板块。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A股的整体估值处于市场低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随着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新规陆续出台,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生态、提升长期回报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总体来看,近期A股的上涨是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短期内市场可能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从长期来看,在经济持续复苏和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