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汉时期的两个刘胜:一个皇室贵胄,一个官场智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汉时期的两个刘胜:一个皇室贵胄,一个官场智者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7%A5%9C/2779897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5%8D%8F/18268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5%BC%97%E9%99%B5/1569216
4.
https://m.sbkk8.com/gushihui/chengyugushidaquan/151028.html
5.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788174601/%E4%B8%AD%E5%9B%BD%E9%81%93%E6%95%99%E5%8F%91%E5%B1%95%E5%8F%B2%E7%95%A5
6.
https://www.lishimingren.com/all/hanchao/hanzhangdi.html
7.
https://www.lishimingren.com/all/hanchao/hanshangdi.html
8.
http://www.anqiu.gov.cn/zjaq/aqgl/aqmr/202112/t20211216_5995885.html

东汉时期,有两个名叫刘胜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各自的印记。一个是汉和帝的长子平原王刘胜,另一个是曾任蜀郡太守的刘胜。虽然他们都姓刘,都生活在东汉时期,但他们的身份、经历和历史影响却大不相同。

01

平原王刘胜:皇室贵胄的悲剧人生

平原王刘胜,是汉和帝刘肇的长子。他出生时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由于年少体弱多病,他早早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延平元年(106年),在邓太后的安排下,刘胜被封为平原王。然而,这位年轻的王子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荣华富贵。仅仅七年之后,113年,刘胜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岁左右。由于他没有子嗣,邓太后不得不从其他宗室中挑选继承人。她选择了乐安王刘宠之子刘得,让他继承平原王的爵位。但刘得的命运同样坎坷,六年后他也去世了,而且同样没有留下子嗣。

面对平原王爵位的再次空缺,邓太后再次从宗室中挑选继承人。这一次,她看中了济北王子和河间王子。两位王子入京后,河间王子刘翼因其俊美仪容被选中,成为新的平原王。这个选择似乎更多是基于外貌而非能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平原王这个爵位在当时已经逐渐失去了实际的政治意义。

02

蜀郡太守刘胜:明哲保身的官场智慧

与平原王刘胜不同,蜀郡太守刘胜是一位在地方治理上颇有建树的官员。他字季陵,颍川阳翟人。在任蜀郡太守期间,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深得民心。

然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离任后的表现。与许多官员不同,刘胜并没有积极谋求更高的官职,也没有在朝堂上活跃。相反,他选择了闭门谢客,过起了隐居生活。只有在节日时,他才会接待一些郡县官员,但绝不对他们进行褒贬评价。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无疑是一种生存智慧。

这种处世态度与他的同乡杜密形成了鲜明对比。杜密为人正直,即使在退休后仍积极关注国事,经常向地方官员推荐好人好事,批评揭露坏人坏事。有一次,杜密拜访颍川太守王昱时,王昱称赞刘胜是“清高之士”,对其不问世事的生活方式表示赞赏。杜密听后直言不讳地指出:刘胜身为大夫,本应为国为民多做贡献,但他却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失职。杜密则相反,他积极发现贤人并向官员推荐,发现坏人坏事就揭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赢得了王昱的敬重。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噤若寒蝉”,用来形容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这个典故不仅展现了刘胜的处世态度,也反映了东汉末期官场的复杂环境。

03

两个刘胜,两种人生

平原王刘胜和蜀郡太守刘胜,虽然都生活在东汉时期,但他们的命运和选择却大不相同。平原王刘胜因身体原因失去了皇位继承权,最终英年早逝;而蜀郡太守刘胜则在官场中选择了明哲保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乱世中保全自己。

这两个刘胜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东汉时期皇室和官场的复杂生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平原王刘胜的悲剧人生,折射出皇室继承制度的残酷;而蜀郡太守刘胜的选择,则体现了东汉末期官场中知识分子的生存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