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旅游打卡:铁狮与杂技的双重魅力
沧州旅游打卡:铁狮与杂技的双重魅力
沧州,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孕育出了两大文化瑰宝:沧州铁狮和吴桥杂技。它们一个代表着沧州的历史厚重,一个展现着沧州的艺术活力,共同构成了沧州独特的城市名片。
沧州铁狮:千年古狮见证历史沧桑
沧州铁狮,又名“镇海吼”,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7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体积最大的铸铁狮子,被誉为“河北四宝”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尊铁狮身长6.3米,体宽3米,通高5.5米,重约40吨,其雄伟的身姿和精湛的铸造工艺令人叹为观止。铁狮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座,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在后,呈前进状,姿态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然而,这尊见证了千年沧桑的铁狮,也曾经历过多次修复和保护的坎坷历程。1957年,主管部门曾对其进行补项补趾,并修池建亭,但由于亭子遮挡阳光,导致铁狮氧化加快,1972年不得不将亭拆除。2011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文物,相关部门决定用一尊新的铁狮替代旧狮。新狮重达120吨,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铸造技术,预计“寿命”可达2000年。
如今,沧州铁狮已成为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的核心景点。公园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境内,是国家4A级景区,不仅能让游客近距离观赏这尊千年古狮,还设有钱币博物馆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吴桥杂技大世界:东方杂技艺术的璀璨明珠
如果说沧州铁狮代表了沧州的历史厚重,那么吴桥杂技则展现了沧州的艺术活力。吴桥,这座被誉为“中国杂技之乡”的小城,以其精湛的杂技艺术闻名于世。
吴桥杂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中国杂技的重要发源地。在吴桥,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生动地展现了杂技在吴桥的普及程度。
1987年,首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在吴桥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这个创办时间最晚的国际杂技节,却凭借其高水准的演出和专业性,与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节并称世界三大杂技节。吴桥杂技节的最高奖——“金狮奖”,已成为国际马戏界最向往、最瞩目的奖项之一。
吴桥杂技大世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约6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这里不仅是杂技表演的舞台,更是杂技文化的展示窗口。景区内设有多个表演场地,每天都有精彩的杂技演出,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杂技的魅力。
吴桥杂技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全县116家杂技演出公司和民间杂技团体、4000多名杂技演员的足迹遍布国内及国外58个国家和地区。杂技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中国杂技赢得了国际声誉。
吴桥杂技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吴桥位于京杭大运河畔,距离北京、天津、济南等大城市都在300公里以内,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吴桥杂技艺人能够轻松到达各大城市演出。同时,吴桥杂技的传承和发展也得益于当地浓厚的艺术氛围和家族传承的传统。
如今的吴桥,不仅是杂技艺术的发源地,更成为了杂技教育的中心。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已为全国各地杂技团体培养了2000多名杂技演员,目前在校学员超过1800人,还有来自韩国、坦桑尼亚等1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留学生在此学习杂技艺术。
沧州铁狮与吴桥杂技,一静一动,一文一武,共同展现了沧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它们不仅是沧州的骄傲,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