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名桥畔:千年古迹展新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名桥畔:千年古迹展新颜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85484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8%85%E5%90%8D%E6%A1%A5/6131762
3.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6/16/content_xaY98ncVxO.html
4.
http://www.news.cn/culture/20240523/3eda5fb7b6a145e7a4550b3543ee7ac9/c.html
5.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0d6aafe4b0a2749b87039d.html
6.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2ddcf0e4b0458dc38d0687.html
7.
http://js.news.cn/20240816/f00cb42ffedf4ae291fb4ca3266150f0/c.html
8.
https://www.wxrb.com/doc/2024/06/21/352778.shtml
9.
http://js.news.cn/20240315/de71646783534b37a2db9f50d65dc68f/c.html
10.
https://doc.jiangsu.gov.cn/art/2024/8/1/art_78722_11312201.html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无锡清名桥畔游人如织。古运河水静静流淌,映照着两岸璀璨的灯火,桨声灯影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夜景。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老桥,见证了无锡数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如今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01

千年古桥,见证城市变迁

清名桥,原名清宁桥,位于无锡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由花岗岩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不同,东西石级不等,东侧46级,西侧43级。桥身古朴庄重,桥栏上立着望柱,桥孔两侧的圈石上刻有题记,记载着桥梁的历史变迁。

清名桥始建于16世纪末的明万历年间,由无锡名园“寄畅园”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初名“清宁桥”。清康熙年间重建,道光年间因避讳改名为“清名桥”。1986年,这座承载着无锡历史记忆的古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2

文旅融合,激活千年古迹

近年来,清名桥畔成为无锡文旅融合的典范。夜晚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处处洋溢着活力与生机。游客们或乘船夜游,欣赏两岸灯火;或漫步古街,品尝无锡美食;或驻足欣赏,聆听一曲评弹;或流连于特色小店,淘几件非遗好物。

2024年,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获得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保护提升。项目将通过景观工程、文旅夜间视觉、建筑立面翻新、桥梁修复提升等内容,延续运河古韵历史文脉,提升区域景观带参与性与整体使用功能。

03

创新传承,注入青年力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建老宅,梁溪区推出“古建老宅产业合伙人计划”,首批发布30个古建老宅,涵盖南下塘、南长街、伯渎港、大窑路、崇安寺、惠山古镇6个区域。这些老宅将被活化利用为文化创意、商协会、金融资本等业态,为年轻人打造全新的就业场景。

同时,中国无锡“青城之约”城市更新设计大赛也同步启动,邀请海内外青年设计师走进梁溪,深入城市肌理,探寻城市脉络,激发创意思维,为无锡老城厢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04

未来展望,打造文旅新地标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清名桥畔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这里将串联古运河重要旅游节点,展现流动的历史博物馆、线性的城市微花园、科技的艺术商业街、多元的市民活力空间等多元功能。

清名桥畔的文旅融合实践,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生活的创新。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展现出无锡这座千年古城的无限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