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文教授解读儒家思想现代应用:从历史传承到当代实践
冯达文教授解读儒家思想现代应用:从历史传承到当代实践
2024年10月25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达文先生在厦门工学院立林学术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守护人和人的在世生活——儒家发展史及其现代意义》的学术讲座。这场讲座不仅是第十五期卓越领导力读书会的精彩内容,更是中山大学与厦门工学院在国学教育领域深度合作的延续。
冯达文教授从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切入,系统梳理了从先秦时期至今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他指出,尽管历经数千年变迁,儒家思想的核心始终聚焦于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更致力于维护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
在讲座中,冯教授特别强调了儒家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这些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的行为指南。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儒家所倡导的仁爱、诚信、礼义等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工学院在传承儒家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学校不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传习录》等儒家经典设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厦门工学院文明守则32项》,鼓励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儒家思想融入日常生活实践。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冯达文教授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正是儒家思想在当代教育中鲜活应用的生动体现。
在比较儒学与西方哲学时,冯达文教授指出,两者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西方哲学往往强调理念、形式和神的存在,而儒学则更注重人的情感生活和现实世界的美好。这种差异使得儒学在面对现代科技、全球化等挑战时,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优势。正如冯教授所说,儒学始终立足于人与人的在世生活,通过启迪、开发、弘扬人的“亲亲之情”“仁民爱物之心”,营造善良人格与和乐社会。
讲座最后,冯达文教授呼吁在场师生,要珍惜当前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深入学习儒家文化,积极弘扬儒家思想,共同推动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他坚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儒家思想必将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接力。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仅在于历史的沉淀,更在于对当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正如冯达文教授所言,守护人和人的在世生活,正是儒家思想永恒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