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曹德旺:捐出百亿,仍有百亿
中国首善曹德旺:捐出百亿,仍有百亿
“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一生拼搏,曹德旺用奋斗与魄力堆砌起自己的财富帝国。他赋予了玻璃制造新的活力,他让“中国制造”驰名世界。万贯家私,未曾骄傲半分。富贵傍身,始终心系慈善。
曹德旺,这位被誉为"中国首善"的企业家,其慈善事业令人瞩目。在接受采访时,他透露:"我捐出去一百多亿,现在还有百把亿。"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其慷慨的善心,也让人们惊叹于他的财富积累。这位白手起家的富豪,其名利财富皆源自于历经千难万险的奋斗历程。
艰难童年与早年奋斗
1946年,曹德旺出生于福州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上海著名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然而,时局动荡迫使家人从上海迁回福州,不幸的是,装载家产的货船在途中沉没,一夜之间,这个家庭从富裕跌入贫困。
曹德旺9岁才获得上学的机会,14岁时因家庭贫困辍学,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涯。他做过自行车修理工、倒卖过水果、拉过板车、当过炊事员等,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比同龄人矮小,常受嘲笑,但他从不在意。这些经历让他早早体验了人间冷暖,也培养了他的坚韧性格。
与玻璃结缘,创立福耀玻璃
1976年,30岁的曹德旺成为福州一个异形玻璃厂的采购员,首次接触玻璃制造工艺。他独具慧眼,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并未急于行动,而是花了7年时间深入了解行业技术和市场特点。
1983年,他用积蓄包下了一个常年亏损的小型玻璃厂,开始生产水表玻璃。随着改革开放,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但因路况问题,汽车玻璃损坏率高,维修成本昂贵。曹德旺抓住这一机会,将工厂转型为汽车玻璃制造。
他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聘请专业人才,成功研发出成本仅几百元的汽车专用玻璃,并以低于进口价格的售价投放市场,迅速获得巨大成功。短短几个月内,工厂利润近百万。
1989年,福耀玻璃公司的年利润已超过2000万。1993年,福耀玻璃成功上市A股,开启了辉煌篇章。随后,曹德旺进军海外市场,让"中国制造"享誉全球。
慈善之路与民族责任感
曹德旺崇尚佛教,热心慈善。自1983年开始捐款至今,累计捐款已超过100亿,被誉为"中国首善"。汶川地震期间,他先后捐款2000万;2010至2011年间,更是捐款12亿元。2010年,河仁慈善基金会获批,他捐出价值数十亿的福耀玻璃股票,表示"基金会不属于曹家,而是属于整个中国"。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他捐款1亿元用于湖北抗疫工作。在曹德旺的带动下,众多企业家纷纷加入慈善行列。
曹德旺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用自己的一半资产回馈社会,这种善心和民族责任感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他为国内企业家树立了榜样,唤醒了更多企业家内心的善心与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浮躁名利之风盛行的背景下,曹德旺的故事提醒着人们:真正的企业家不仅追求个人财富,更应关注社会公益,不忘初心,常怀善心与民族责任,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